關于提耳的詩詞(144首)
81
《陸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并。
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
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
86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94
《關悟老住明教禪院》 宋·辛棄疾
道人匡廬來,籍籍傾眾耳。
規摹小軒中,坐穩得坎止。
慈云為誰出,法席應眾啟。
招提隱山腹,深凈端可喜。
夜禪余機鋒,文字入游戲。
會有化人來,伽陀開短紙。
95
《農家》 宋·陸游
吳農耕澤澤,吳牛耳濕濕。
農功何崇崇,農事常汲汲。
冬休筑陂防,丁壯皆云集。
春耕人在野,農具已山立。
96
《草書歌》 宋·陸游
吾廬宛在水中沚,車馬喧囂那到耳。
一堂翛然臥虛曠,蟬聲未斷蟲聲起。
有時寓意筆硯間,跌宕奔騰作詼詭。
徂徠松盡玉池墨,云夢澤乾蟾滴水。
97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宋·黃庭堅
斑斑之獸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輿衛。
小僧奉施軍持水,弭耳來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調服,是故異物成一家。
我觀閻浮提眾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99
《喬令真贊》 宋·黃庭堅
抱璞而居,其誰別玉。
喬君不獻,自尊兩足。
窺其獄戶,視其邑庭。
吏無重糈,民有頌聲。
提平如砥,持廉如水。
觀其中,公清有余。
相其貌,固凡人耳。
100
《劍歌行次韻》 元·王冕
先輩匣中三尺水,斬蛟曾入吳潭里。
提歸未肯策奇勛,軒冕泥涂真戲耳。
雞林削鐵不足比,昆吾百煉安可齒?淬花不瑩□鵜膏,掉鞘卻敲鸞鳳髓。
憶昔破敵如破竹,帶霜飛渡桑乾曲。
* 關于提耳的詩詞 描寫提耳的詩詞 帶有提耳的詩詞 包含提耳的古詩詞(1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