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提心的詩詞(673首)

    621 《張持道生辰二首》 宋·郭印

    西南英譽滿簪紳,安富尊榮孰儗倫。
    世上種成無限果,人間贏得自由身。
    手提日月超千劫,心隘乾坤等一塵。
    塵笑盈庭爭祝頌,兒童猶復詠松椿。

    622 《哭駕部舅》 宋·李處權

    外門推望郎,天啟眉干白。
    揭揭廊廟器,仕道無枉尺。
    仁義允蹈之,言行可法則。
    優為君子儒,彬彬見文質。

    623 《同劉君俞城西寺避暑》 宋·李復

    節欲春秋交,寒暑爭愈悍。
    故知陰陽氣,盛極暑方變。
    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
    天地一大爐,造物虐相玩。

    624 《依韻酬沈仍長官惠葡萄》 宋·李復

    異果乘秋熟,分來道路長。
    緘封湘篋重,題詠剡藤光。
    氣蓄西河潤,山圍大谷涼。
    龍須初引水,馬乳晚經霜。

    625 《袁尚右座中王屯田出與可竹甚奇歸成古調》 宋·錢時

    郎星聚頭金地麓,十月夜堂春昱昱。
    屯田博古到名畫,座上忽展牛腰束。
    我生不識須菩提,薛鶴楊梅姑置之。
    寒桃八幅奇更偉,上有巴中與可題。

    626 《曾知合相宜堂》 宋·釋寶曇

    竹不解俗語,頗識天語香。
    經年北窗夢,十倍西湖涼。
    隱幾湖上人,恰恰修竹長。
    有時共竹語,風雨撼一床。

    627 《偈頌八十七首》 宋·釋慧開

    三教圣人,同歸一理,說理長則。
    理短則止。
    虛空無心,墻壁有耳。
    不涉言詮,單提直指。
    口縫纏開,不是不是。

    628 《游西湖》 宋·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望湖樓閣獨自登,煙霏向背攢寒玉。
    想見襄陽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續。

    629 《懷安養》 宋·釋文珦

    惟吾與西佛,天性本相關。
    怊悵迷方久,浮沉苦海間。
    三心終不退,上輩必容攀。
    慈念應尤切,提攜早共還。

    630 《同友行山峰隱僧語》 宋·釋文珦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巖穴。
    欣逢會心友,提攜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樹梢清磬發。
    不憚登陟勞,遂得造石窟。

    631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參禪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
    直趣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632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三月二十五,芳春余幾許。
    一道平常心,顛言及倒語。
    謾道舉手摘楊花,那知漫空飛柳絮。
    趁流光,猛提取。
    喫粥了也,洗缽盂去。

    633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八解六通心地印,晃晃恢恢非遠近。
    六通八解者全彰,念彼勞生提后進。

    634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兩铦金鐶鳴歷歷,大似檐頭雨滴滴。
    試問參方什么聲,迷心未達菩提力。

    63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636 《金剛隨機無盡頌·善現起請分第二》 宋·釋印肅

    如是真如是,無□不心地。
    觸目應菩提,名標法身義。

    637 《贊三十六祖頌》 宋·釋印肅

    迦那提波針投缽,深契無相心解脫。
    辨因木耳再來人,巧幻不虧於毫末。

    638 《贊三十六祖頌》 宋·釋印肅

    菩提達磨大醫王,全持正法度南方。
    粉骨碎身應未報,至今不離此心光。

    639 《靈濟橋語》 宋·釋印肅

    此渡若非橋,不放眾生過。
    過去現在佛,并西來達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這個。

    640 《四字書窗以印實相》 宋·釋印肅

    田頭十字路堂堂,鉗口收心便廝當。
    領得摩尼真寶藏,卻來警夢表提綱。

    * 關于提心的詩詞 描寫提心的詩詞 帶有提心的詩詞 包含提心的古詩詞(6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