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推背的詩詞(108首)

    61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62 《童戲圖》 明·倪謙

    曲闌護春小園內,芳草芊綿織新翠。
    屏山牡丹開暖風,吹墮輕紅粉香碎。
    誰家兒女蜀錦襠,柔發初剃靛色光。
    兩兩三三戲晴晝,歡呼競出花臺傍。

    63 《詠陽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諸公同游聯句之作》 明·楊循吉

    偉哉此陽山,有石俟歌誦。
    形將冰塊截,勢與蓮花共。
    仰觀一何高,登涉不可鞚。
    鳥飛必徊翔,云出自騰滃。

    64 《送龔進士文彥》 明·張和

    雪后關河見雁稀,感時傷別思依依。
    吳門煙月期同醉,天路云山又獨歸。
    官驛暮帆和雨落,水城寒鳥背人飛。
    京華此去推先達,惆悵丘園只布衣。

    6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66 《三月十五日華容湖尾看月出》 宋·范成大

    云銷灃陽風,月生岳陽水。
    誰推赤金盤,涌出白銀地?
    徘徊忽騰上,蹀蹀恐顛墜。
    稍高輪漸安,飛彩到篷背。

    67 《送章德遠教官自湘湖歸慈湖》 元·王冕

    我生不想圖凌煙,草衣曲肱牛背眠。
    早看紅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懸中天。
    陰陽推蕩幾昏曉,長嘯狂歌不知老。
    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間宦途好。

    68 《送歐陽彥珍歸杭》 元·王冕

    金陵山勢如蟠龍,金陵美酒玻璃紅。
    對山酌酒卻歌舞,坐笑前輩何英雄。
    六朝遺跡漫煙霧,鳳凰臺上秋無數。
    斜陽巷陌燕子飛,秦淮西下長江去。

    69 《憎蚊》 宋·歐陽修

    擾擾萬類殊,可憎非一族。
    甚哉蚊之微,豈足污簡牘。
    乾坤量廣大,善惡皆含育。
    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70 《送廖倚歸衡山》 宋·梅堯臣

    雌猿夜啼別湘東,曉尋故人背孤桐。
    孤桐有聲彈不響,弦絕曲在埋蒿蓬。
    知音萬古期必逢,今日已聞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辭遠,文章大名居禁中。

    71 《寄韓仲止》 宋·劉克莊

    昨仕京華豪未減,脫鞾不問貴游嗔。
    詩家爭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閉戶自為千載計,入山又忍十年貧。
    幾思投劾從公去,背笈肩琴澗水濱。

    72 《建康六感·晉》 宋·劉子翚

    日昃無全照,南遷事倉忙。
    龍謠方協瑞,星衲已告亡。
    凌遲百年運,凜凜危莫將。
    向來問鼎人,項背常相望。

    73 《奉答吳殿丞見贈》 宋·韓維

    勢利躍諂子,聲名走夸兒。
    我于二無一,世固背以馳。
    君從江海來,面有瀟灑姿。
    朝廷多舊游,絕跡不復追。

    74 《上致政蔣侍郎二十六韻》 宋·強至

    憶昔初登第,公時再鎮杭。
    諸生盡賓禮,賤子正親喪。
    顧在齊衰下,難瞻棨戟傍。
    無依繞樹鵲,欲進觸藩羊。

    75 《立秋日》 宋·陳造

    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
    萬口噤不息,束濕底多罪。
    況我七十翁,形劣氣已憊。
    懣若墮丹書,孰者我牘背。

    76 《別趙文卿明府》 宋·陳造

    人品推君第一流,論文向我肯綢繆。
    日從紅粉追譚笑,家置青編紀唱酬。
    轉首各乘鳧背去,幾時同作鳳城游。
    臨風莫道書難寄,旅雁飛還是便郵。

    77 《次韻何思召求中江縣學額》 宋·李石

    九州多士各有貢,大小之物隨土宜。
    養材學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寧不悲。
    偏將土木奉釋老,盡室奔走愚無知。
    君子居鄉有宓賤,小人愿學如樊遲。

    78 《送裘父侄還鄉二首》 宋·曾協

    塵外情懷得自由,便推琴鶴上歸舟。
    露寒月白關心夜,山瘦江清滿意秋。
    卻背京城無眷戀,去尋古跡有遲留。
    奚奴莫厭詩囊滿,重紀山川爛漫游。

    79 《題范寬秋山小景》 宋·樓鑰

    山高最難圖,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長江浸橫翠。
    畫家雜云煙,戃怳徒意會。
    茍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對。

    80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 關于推背的詩詞 描寫推背的詩詞 帶有推背的詩詞 包含推背的古詩詞(1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