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接龍的詩詞(656首)
501
《郭綸》 宋·蘇轍
郭綸本蕃種,騎斗雄西戎。
流落初無罪,因循遂龍鐘。
嘉州已經歲,見我涕無窮。
自言將家子,少小學彎弓。
503
《和長安孫舍人見寄》 宋·魏野
長安君到轉民安,夏少炎蒸臘少寒。
接使管玄登月榭,勸農旌旆入煙巒。
龍池似錦花堪賞,鶉野如云稼好觀。
見說添蘇亞蘇小,隨軒應是佩珊珊。
504
《路學士知河中府》 宋·楊億
一麾新自海濱還,又佩魚符入故關。
千里山河臨劇郡,九天鴛鷺別通班。
樓經往圣回清蹕,路接邊夷獻白環。
版籍素多田賦錯,干戈初息羽書閑。
從軍上客彫龍藻,佐酒妖姬墮馬鬟。
更遣府公吟思發,中條新霽碧孱顏。
506
《譯經光梵大師》 宋·楊億
薪火滅雙林,誰傳七佛心。
譯筵香篆絕,經葉蠹魚侵。
猊座云雷歇,龍宮歲月深。
青蓮流半偈,白馬度千岑。
509
《雜詩四首》 宋·曾鞏
皇皇謁荊人,伈伈遵陽虎。
及覺一禮亡,翩然遂違魯。
全身有遜接,直道無茍處。
故稱圣如龍,屈伸茲可睹。
510
《游麻姑山》 宋·曾鞏
軍南古原行數里,忽見峻嶺橫千尋。
誰開一徑破蒼翠,對植松柏何森森。
危根自迸古崖出,老色不畏莓苔侵。
修竹整整儼朝士,下蔭石齒明如金。
512
《過楚懷王廟》 宋·劉子翚
割據銷殘運,并吞息戰塵。
遺民猶憫楚,三戶欲亡秦。
念昔懷王立,潛圖霸業新。
降顏欣接士,薄伐屢窺鄰。
513
《阿房宮故基》 宋·汪元量
祖龍筑長城,雄關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國收歌女。
跨海覓仙方,蓬萊眇何許。
欲為不死人,萬代秦宮主。
514
《揚子江》 宋·汪元量
揚子津頭客子愁,孤舟欲渡意綢繆。
蛟龍洶洶爭新穴,鷗鷺輕輕下故洲。
水卷岸沙連地去,風掀江浪接天流。
試披陸羽圖經看,洗鼎煎茶更少留。
515
《四祖山》 宋·王之道
黃梅西去一舍許,奔走龍天瞻四祖。
師今何往昔何來,占斷金沙長作主。
須知至道本不滅,豈獨高名固非取。
偶傳衣缽斷三世,遂配云中詔千古。
516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517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18
《八月十四夜對月效李長吉》 宋·朱翌
雨江洗出揉藍天,結璘下鋪白玉筵。
尾箕斗牛珠一穿,連暉接影墮我前。
整襟危坐天地默,不知夜漏下幾刻。
飛螢一點從外入,白露下濕桂子香。
藍橋云英正賣漿,金盤荔枝龍眼雙。
519
《憶昔》 元·楊維楨
憶昔開元王盛時,海陵官漕米流脂。
可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
宮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婦循道。
蠻夷玉帛涉海來,海平遠接三山島。
520
《華山高》 元·楊維楨
思美人兮西華山,我欲往兮如天難。
上通帝座二氣之呼吸,下沖龍門百折之昆侖源。
秦關桃林之寒贔屭于其左兮,右抱萬頃白玉所產之藍田。
金天太白實主宰,井鬼上應精靈躔。
* 關于接龍的詩詞 描寫接龍的詩詞 帶有接龍的詩詞 包含接龍的古詩詞(6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