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談的詩詞(229首)

    81 《徐偃王廟》 宋·楊伯巖

    當年大德瑞朱弓,仁在斯民千古同。
    故國已無徐子土,靈祠今有梵王宮。
    水流檐影晴江上,山接鐘聲暮靄中。
    攬轡此行因致敬,蒲團分坐聽談空。

    82 《喜歸述懷留別李于鱗王元美徐子與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譽

    天地炎州外,云濤漲海邊。
    為儒嗟世業,結社斷塵緣。
    髫齔趨先子,榮枯憶往年。
    時推驄馬使,人避鐵冠賢。

    83 《舜江楊邦彥家扁二首次劉允若韻》 明·夢觀法師

    十里煙沙接野塘,五株垂柳覆蘿墻。
    宦情都付河東老,往事休談洛下莊。
    翠影連云春正晚,鶯聲到夢日初長。
    相邀須待花飛盡,倦客愁多易感傷。

    84 《送謙選中住花涇寺》 明·南洲法師

    秋風一棹入花涇,楊柳芙蓉接水亭。
    野老尚能談故事,鄉僧爭請說新經。
    楸梧雨外聞啼鳥,樓閣煙中見濕螢。
    欲寫別離無限意,孤鴻遙沒越山青。

    85 《遁游方丈歌為劉嗣庭賦》 明·蒲庵禪師

    吾愛淮南王,種桂小山里。
    日與八公徒,虛游閑遁世。
    劉郎今是淮南孫,束書不謁諸侯門。
    東望蓬萊覓方丈,扶搖欲駕天池鹍。

    86 《贈別謝秀才》 明·浦源

    蘭陵陌上喜逢君,華館清談酒未醺。
    蟲益旅愁秋已半,燭欹吟影夜初分。
    虛窗葉響風驚雨,遠浦潮來水接云。
    良會不知能幾度,明朝何事又離群。

    87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北東歸述懷分得龕字》 明·王祎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
    驅車燕趙北,弭節吳越南。
    季子夸遠適,虞卿勞負儋。
    謂將風翮翔,詎能轍鱗淹。

    88 《赴慧日寺途中寄繆同知(二首)》 明·雪廬新公

    琴水東邊海盡頭,迷茫煙霧接高秋。
    稗荒田野雞豚少,潮落汀沙魚鳥稠。
    虛市殘民茅結宇,空原枯骨草連丘。
    重經古寺談灰劫,轉使孤懷增百憂。

    89 《抵里》 明·尹伸

    數椽敗屋幾車書,林下生涯亦有余。
    為愛流光貪取靜,小成韻事莫教虛。
    輕鰷出水堪垂釣,啼鳥催耕或過廬。
    偶接農談欣卜歲,漸捐車服近梨鋤。

    90 《自畫山居圖歌贈宜春朱隱君地理專門》 明·虞堪

    朱侯有隱居,乃在宜春間。
    東游久未已,浩蕩忘其還。
    山川神氣具在眼,窮幽賾隱知何限。
    黃河之源出昆侖,千里萬里盤旋屈折支天根。

    91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92 《和唐縣尹山居》 明·趙滂

    早從上國接英游,晚臥滄江擅一丘。
    無復謝公攜處妓,空余陶令去時舟。
    千章古木排云起,一派寒泉傍石流。
    客至不須談世事,小亭已扁四宜休。

    93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94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95 《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 宋·蘇軾

    浪蕊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
    回頭自笑風波地,閉眼聊觀夢幻身。
    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風還避庾公塵。
    更搔短發東南望,試問今誰裹舊巾。

    96 《次韻王廷老和張十七九日見寄二首》 宋·蘇軾

    接果移花看補籬,腰鐮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長先到,老圃閑談未易欺。
    釀酒閉門開社甕,殺牛留客解耕縻。
    何時得見纖纖玉,右手持杯左捧頤。

    97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誰謂秦淮廣,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獨往,扶憊強登涉。
    蔡侯聞之喜,喜色見兩頰。

    98 《送潮州呂使君》 宋·王安石

    韓君揭陽居,戚嗟與死鄰。
    呂使揭陽去,笑談面生春。
    當復進趙子,詩書相討論。
    不必移鱷魚,詭怪以疑民。

    99 《送吳仲庶出守潭州》 宋·王安石

    吳公治河南,名出漢廷右。
    高才有公孫,相望千歲後。
    平明省門開,吏接堂上肘。
    指撝談笑間,靜若在林藪。

    100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 宋·王安石

    蔡侯東方來,取友無所挾。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書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無筴。
    時時羹藜藿,鑊大苦難燮。

    * 關于接談的詩詞 描寫接談的詩詞 帶有接談的詩詞 包含接談的古詩詞(2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