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生的詩詞(1218首)

    881 《投贈徐平江三十韻》 宋·韓元吉

    上圣恢方載,吳門翊帝京。
    千秋季子國,百雉闔閭城。
    屏翰資良牧,文昌輟貳卿。
    龍墀虛紫橐,虎節駐紅旌。

    882 《喜呂令防歸》 宋·韓元吉

    閒居玩編簡,蕭然罕朋儔。
    古士信可佳,欲語不見酬。
    豈如平生交,臭味能相投。
    別久得會面,笑談解人憂。

    883 《西湖會同年和巫子先韻》 宋·黃公度

    一鹯獨立鳥群空,寂寞誰憐漢閣雄。
    雁塔他年曾接武,烏臺今日自生風。
    平湖入座搖寒碧,返照催人墮晚紅。
    目斷禁城驄馬客,何時譚笑一尊同。

    884 《送項平甫倅池陽》 宋·姜夔

    項侯聲名天宇窄,與君俱是荊湖客。
    向來相聞不相值,長安城中乃相識。
    論文要得文中天,邯鄲學步終不然。
    知君筆墨與性合,妙處突過蘇李前。

    885 《呈陳總領五首》 宋·劉過

    先生文章擅經緯,戰法淵源如孔子。
    當時蜒獠沸溪洞,一掃蠻風凈如水。
    胸中氣壓萬人將,億萬貔貅資餽餉。
    漢家火德接天弦,秘計奇謀堪任相。
    愿公飛章告天子,敵疾如風走如鬼。

    886 《憶鄂渚》 宋·劉過

    我離鄂渚已十年,吳兒越女空華鮮。
    不如上游古形勢,四十余萬兵籌邊。
    中原地與荊襄近,烈士烈兮猛士猛。
    澤連云夢寒打圍,城接武昌曉排陳。

    887 《次韻明仲游將軍巖》 宋·劉子翚

    樂哉今日游,結友盡英秀。
    山靈欣客來,閣雨開云岫。
    步屣出煙嵐,聲呼答巖竇。
    輕生快險奇,一墜那復捄。

    888 《過楚懷王廟》 宋·劉子翚

    割據銷殘運,并吞息戰塵。
    遺民猶憫楚,三戶欲亡秦。
    念昔懷王立,潛圖霸業新。
    降顏欣接士,薄伐屢窺鄰。

    889 《次韻明仲贈六四叔之作》 宋·劉子翚

    平生一笑輕離別,林下相從各壯年。
    絕愛步兵胸壘塊,更欣阿大語蟬連。
    杖藜只作尋常出,卮酒何辭一再傳。
    燕頷虎頭經賞識,定應接武向甘泉。

    890 《和孫延壽喜雨述懷韻》 宋·王之道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驚和氣入民謠。
    官逋遮為麥秋緩,酒價定隨人意饒。
    欲落棗花蠶斷繭,半黃梅子稻移苗。
    書生不慣征徭苦,牢落僧房不自聊。

    891 《再用前韻謝張濟之見和》 宋·王之道

    我欲訪蓬萊,長笑挹浮丘。
    此身插兩翼,冷然御颼颸。
    樓臺聳瓊瑤,草木叢珠球。
    周旋於其間,不知塵世憂。

    892 《送延上人歸云峰》 宋·王之道

    去年出山時,飛支正撩亂。
    殷勤大洪老,呵筆瀉真贊。
    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
    欲將說禪相,醒彼瞌睡漢,

    893 《送言上人往見徑山老十四韻》 宋·張元干

    忽辭鼓山行,便作徑山去。
    道人孤飛云,腰包咄嗟具。
    兩邊兄弟間,楊岐一條路。
    禪許眾人參,院要大家住。

    894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895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896 《漫興七首》 元·楊維楨

    青畫溪頭翠水家,水邊短竹夾桃花。
    春風嗾人狂無那,走覓南鄰羯鼓撾。
    丈人接縭白氈裁,花邊下馬不驚猜。
    環沉溪頭買酒去,高堂寺里看碑來。

    897 《劉節婦》 元·楊維楨

    大江東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
    鐵甕長城北枕江,中有三槐節婦堂,壁立萬仞之高岡。
    自別母氏歸劉郎,中朝瓊樹摧秋霜。
    玉琴不奏雙鴛鴦,玉笙不吹雙鳳凰。

    898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楊維楨

    於王氣,涂之岡。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烏,星流紅,駕生圣人應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統天下昌。

    899 《題陶弘景移居圖》 元·楊維楨

    大奴擔簦挈壺餐,小奴籠雞約孤犭屯。
    雪斑鹿前雙婉孌,水云牯背三溫黁。
    中有玉立而長身,幅巾野服為何人?云是永明之隱君,身
    有黑子七星文。

    900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 關于接生的詩詞 描寫接生的詩詞 帶有接生的詩詞 包含接生的古詩詞(12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