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接玉的詩詞(815首)
442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443
《游九鎖》 未知·朱杰
九天虎豹不守關,瑤京夜半墮塵寰。
化為青山故曲折,中有玉殿開仙班。
白龍天來三百丈,飛沫直下琉璃灣。
神仙可望不可接,桃花伴我歸人間。
444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445
《題閣皂山》 元·吳澄
漢吳仙跡兩峰齊,欲拾瑤華路恐迷。
寶殿青紅疑地涌,林巒蒼翠接天低。
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瑯函記玉題。
仙鶴翔空清似水,步虛聲在朵云西。
447
《致道觀七星檜》 明·鄧韨
琳官何岧峣,爽氣凌青蒼。
中有古檜樹,傳植自蕭梁。
歲遠四樹存,如斗酌天漿。
東株聳而老,慶歷補其亡。
449
《觀燈篇》 明·馮琦
帝握千秋歷,天開萬國歡。
鶯花周正月,燈火漢長安。
長安正月旋璣正,萬戶陽春布天令。
新歲風光屬上元,中原物力方全盛。
451
《感事六首》 明·顧夢圭
昭陽前殿玉樹枝,榮華不奈秋風吹。
慶云甘露永乖隔,鳳管鸞簫增我悲。
千金買得相如賦,豈識人心難轉移。
君不見楚江文鱗巧相接,復使龍陽淚承睫。
¤
452
《折楊柳》 明·顧聞
芳草接金堤,垂楊綠更齊。
夕絮離天遠,春絲別霧迷。
曲中青鏡改,愁畔紫騮嘶。
紅樓嘆少婦,腸斷玉關西。
453
《憑橋為張以誠作》 明·顧甗
青溪曲繞帝城遙,處處垂楊接畫橋。
春色十分金谷酒,月明五夜玉人簫。
鴉翻夕照傷心麗,馬蹀香塵滿目驕。
誰識年年倚闌客,長陪鷗鷺戲秋潮。
454
《哭先師樗隱先生》 明·管訥
先生姓劉,名儼,字敬思,錢塘人。
痛哭劉夫子,如今隔九泉。
感恩惟我在,卓行許誰宣。
漢向猶今系,梁訏復后賢。
455
《楸子樹》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樹,去歲移自東君家。
根深土凍重莫致,挽以兩犍載一車。
方經旬日即蓓蕾,秋深結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氣耳,來歲未必能芬葩。
456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458
《飛花曲》 明·黎民表
長安戚里競春陽,桃李花開夾道傍。
遙裔鶴煙籠上苑,豐茸雞樹邇明光。
濯錦含霞非一色,刻翠施紅映朝日。
同心并蒂引鴛雛,接葉交枝棲鳳翼。
459
《題王晉卿春曉圖》 明·林環
憶昔扁舟經洞庭,夜涼落月潮水平。
舟行數里不知遠,隔林隱隱聞雞聲。
推篷起視西山麓,煙景微茫接溪曲。
芳草依稀謝朓村,綠樹深沉子真谷。
460
《盛山紀事》 明·林俊
朐霜青白雁群,小堂對柏日西曛。
繁星江接巴文水,淡墨山開盛字云。
井切三潮兵幸洗,岡當一火玉為焚。
具知野骨封候暐,靜夜冤聲觸處聞。
* 關于接玉的詩詞 描寫接玉的詩詞 帶有接玉的詩詞 包含接玉的古詩詞(8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