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溪的詩詞(465首)

    401 《宿大慈山悟真觀》 宋·劉學箕

    終南道士學彈琴,門外松蘿鎖翠陰。
    涉海八龍朝出洞,隔山群鹿夜歸林。
    琪花過雨溪風澹,玉樹籠煙壁月沈。
    三十六壇鐘鼓寂,云璈聲接步虛音。

    402 《次李晉仲同游南巖韻》 宋·程公許

    風林舞霜葉,野水收寒溪。
    旭日愛清美,良友欣招攜。
    近游南巖麓,遠躡樵人蹊。
    改未變野處,地已呈榱題。

    403 《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404 《望北關門》 宋·岳珂

    萬里云開瑞日明,雕甍遙接九重城。
    觚連丹鳳紅云繞,關度青牛紫氣迎。
    新第千門俱改觀,舊溪二紀漫關情。
    今宵且向橋頭宿,又聽咚鼕打六更。

    405 《山居作報書竟夜有感戲成》 宋·岳珂

    山居逾五旬,天以厭煩故。
    誰持故人書,剝啄扣我戶。
    奩篚旅庭砌,缸罌列{左木右呈}廡。
    啟緘讀風檐,盈幅字如縷。

    406 《寄李簡夫宮使五首》 宋·蘇泂

    歸來手接一封書,累幅春冰字字珠。
    便欲籃輿從此去,好風吹過燭溪湖。

    407 《入清湘界》 宋·李曾伯

    漸近湘山境,土風清且饒。
    林巒接墟市,水竹帶溪橋。
    焙出新茶煮,簾垂老酒招。
    春和民氣樂,幾日是花朝。

    408 《山中》 宋·方岳

    山中從事亦賢勞,安得眠云獨自高。
    兩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樹接碧紅桃。
    春風多可移可信,夜雨無聲入土膏。
    那辦工夫到詩句,溪燈穿屋未編茅。

    409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410 《弟茝飲至醉醉歸蹶道中荊棘中》 宋·陳著

    圣俞小飲亦百杯,高叉兩手無欹頹。
    曼卿登樓終日飲,端坐人謂神仙來。
    二賢佳語三百載,磊磊亦有梅山在。
    有人招邀無不如,吞吸樽罍氣如海。

    411 《壽雪竇寺炳同長老》 宋·陳著

    昌黎大顛相接識,為說道理驚孤寂。
    歐公喜與惟儼交,愛其文逸通經術。
    自顧擬非韓歐倫,漫游亦到沙門釋。
    明覺后人少野師,湖海宿尊推第一。

    412 《似戴時芳》 宋·陳著

    豐山在屋前,后坐龍溪龍。
    中有人中龍,固窮氣自豐。
    溪山千萬狀,朝夕與從容。
    浮塵任開闔,本色無淡濃。

    413 《送黃少孺遠游》 宋·陳著

    慈溪先生擅天章,胸中奎壁躔諸郎。
    君生坐后秀愈卓,骨骼昂昂氣揚揚。
    黃金滿籯父訓重,青簡插架家傳光。
    九經本也末百氏,一目誰如我百行。

    414 《謝久軒蔡先生惠墨九首》 宋·姚勉

    巍巍無極翁,昌代正學祖。
    生從道州地,如孔出姬魯。
    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
    天意豈偶然,真傳紹先古。

    415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416 《題族子霆伯西征錄》 宋·姚勉

    閒味西征錄,霜橙嚼膾虀。
    俊聲壓湖北,詩派接江西。
    鎮日心相憶,何時手重攜。
    相期一樽酒,重與叩云溪。

    417 《游陽明洞天》 宋·陳允平

    萬木陰沉鎖石門,煙霞深處近昆侖。
    洞簫聲接玉臺磬,寶蓋影搖金殿旛。
    湘浦有龍云氣濕,越山無鶴露華昏。
    靈芝采盡妲何處,溪上白蘋花正繁。

    418 《夜坐》 宋·董嗣杲

    西原陰接樹,東浦暝沉籬。
    月落溪沙走,星飛岸柳移。
    鮮螢縈淺草,幽鳥擇深枝。
    背水中宵坐,愁多病莫支。

    419 《夕憩西林寺詩》 宋·董嗣杲

    憶發德化門,飽看屏風疊。
    五峰自孱絕,兩腳誰登躡。
    山高白日暗,溪斷清泉接。
    閒倚迸崖松,靜踏粘露葉。

    420 《小新堤》 宋·董嗣杲

    添築湖堤種柳條,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歸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橋。
    曲院岸通沙澗淺,桃溪寺接石津遙。
    游人從此言旋便,不受回舟著相招。

    * 關于接溪的詩詞 描寫接溪的詩詞 帶有接溪的詩詞 包含接溪的古詩詞(4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