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接回的詩詞(570首)
163
《及第后作》 唐·袁皓
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侶,江海回思耕釣人。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嶮津。
164
《送人入新羅使》 唐·李昌符
雞林君欲去,立冊付星軺。
越海程難計,征帆影自飄。
望鄉當落日,懷闕羨回潮。
宿霧蒙青嶂,驚波蕩碧霄。
春生陽氣早,天接祖州遙。
愁約三年外,相迎上石橋。
167
《松滋渡二首》 唐·司空圖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
江鄉宜晚霽,楚老語豐年。
楚岫接鄉思,茫茫歸路迷。
更堪斑竹驛,初聽鷓鴣啼。
168
《江行至沙浦》 唐·張喬
煙霞接杳冥,旅泊寄回汀。
夜雨雷電歇,春江蛟蜃腥。
城侵潮影白,嶠截鳥行青。
遍欲探泉石,南須過洞庭。
169
《江行至沙浦》 唐·張喬
煙霞接杳冥,旅泊寄回汀。
夜雨雷電歇,春江蛟蜃腥。
城侵潮影白,嶠截鳥行青。
遍欲探泉石,南須過洞庭。
170
《漢江上作》 唐·羅隱
漢江波浪淥于苔,每到江邊病眼開。
半雨半風終日恨,無名無跡幾時回。
云生岸谷秋陰合,樹接帆檣晚思來。
對此空慚圣明代,忍教纓上有塵埃。
171
《朝謁》 唐·鄭谷
捧日整朝簪,千官一片心。
班趨黃道急,殿接紫宸深。
威鳳回香扆,新鶯囀上林。
小松含瑞露,春翠易成陰。
172
《三月》 唐·韓偓
辛夷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173
《閑書》 唐·吳融
接鷺陪鸞漫得群,未如高臥紫溪云。
晉陽起義尋常見,湖口屯營取次聞。
大底鷦鵬須自適,何嘗玉石不同焚。
回看帶礪山河者,濟得危時沒舊勛。
174
《新安道中玩流水》 唐·吳融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間。
看處便須終日住,算來爭得此身閑。
縈紆似接迷春洞,清冷應連有雪山。
上卻征車再回首,了然塵土不相關。
175
《御溝十六韻》 唐·吳融
一水終南下,何年派作溝。
穿城初北注,過苑卻東流。
繞岸清波溢,連宮瑞氣浮。
去應涵鳳沼,來必滲龍湫。
177
《題盤豆驛水館后軒》 唐·韋莊
極目晴川展畫屏,地從桃塞接蒲城。
灘頭鷺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數行天際沒,孤云一點凈中生。
馮軒盡日不回首,楚水吳山無限情。
178
《寄右省李起居》 唐·韋莊
已向鴛行接雁行,便應雙拜紫薇郎。
才聞闕下征書急,已覺回朝草詔忙。
白馬似憐朱紱貴,彩衣遙惹御爐香。
多慚十載游梁客,未換青襟侍素王。
詠物
180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 關于接回的詩詞 描寫接回的詩詞 帶有接回的詩詞 包含接回的古詩詞(5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