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館宵燈罷,歸驂曉轡輕。天規斜抱苑,斗柄曲臨城。路記仙輿轍,林空寶雉聲。上元新甲子,休氣接平明。
漢家挈令賴諸公,末至緣何玷選中。馬尾不知書畫誤,鳥聲偏樂友心同。忘憂日接三杯善,軋思時分一溉功。敢向明廷邀異賞,從來儒術比司空。
學廢鄉校空,鳥雀欲據有。甚雨晚來晴,循檐厭黃口。巴水亦能大,一暮沒堤柳。落照滿漲川,歸云翼山岫。
詩壇森嚴升復楯,白戰雄呼氣難忍。西鄰有客興亦酣,睥睨重圍目雙眕。居然地隔如秦越,或者神交同白稹。故知宮角本諧聲,復恐圓方不相準。
疇昔留此寺,亦茲臘雪天。天寒了不異,俯仰十一年。是時尚守郡,赴逮趨淮壖。不知坐何事,自省無尤愆。
近人于仕宦,如以韓盧獵。泰山有不見,得獸夸足捷。學問夫何如,有書鑰諸篋。府史以為師,僅能署吏牒。
公馀蕭散步晴暉,正是韶光懶困時。官事暫能逃倥傯,物情深覺變神奇。風傳小樹香浮砌,水接平湖綠滿池。春草怪來成好夢,西堂句法少人知。
極浦遙山合翠微,週乃秀色自清機。長江淡淡吞天去,白鳥翩翩接翅飛。屐齒苔痕猶故跡,露沙霜樹映斜暉。牧童何處吹羌笛,哧得巢禽不敢歸。
平生南北與東西,豈是揚波與汩泥,晚入金門諸彥接,來同綺席賜尊攜。時逢寵渥欣陪預,老遇風光懶詠題。共戴君恩何以報,惟將圣壽祝天齊。
燕間誰伴泛金焦,注想鴒原望泬寥。接客后堂聊造適,偃藩臨汝正逍遙。齊名孟季須爰立,一致夷聃異反招。筆札文章俱第一,風流今不數三蕭。
武昌西南云夢澤,水平不動玻璃碧。葭蘆莽蒼茫暮煙,楊柳蕭條帶秋色。北接滄浪南洞庭,八九百里荒荒白。一渠紆縈十日行,巧避江濤如過席。
與君淮浦接鄉關,聞道忙中也自閑。向似浮花真客宅,心歸實地是家山。窗明篤耨朝煙細,榻靜籧篨午夢殘。更問前生李居士,南行今到幾人間。
坤元分氣謂無間,南崖北崖才尺寸。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氣謂無頗。南枝北枝能幾何,春早春遲差爾多。我來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跡。
再約提壺坐翠微,偶緣情話逗林霏。已煩社老持觴待,先喜家童負水歸。倒載接?乘好月,聞鐘籃輿戀清暉。自憐抱病支離叟,猶喜重來興不違。
靈游載臨,見先陳贄。有嚴篚實,式將純意。肸鄉既接,禮行有次。神兮安留,歆我社禮。
大殿連云接爽溪,鐘聲還與鼓聲齊。長安若問江南事,說道風光在水西。
就陽位,升圓丘。佩雙玉,御大裘。膺天命,擁神休。萬靈感,百祿遒。
借問隴頭水,終年恨何事。深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昨日上山下,達曙不能寐。何處接長波,東流入清渭。
宋詞三百首婉約少女
迢迢太行路,自古稱險惡。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火云從中起,仰視飛鳥落。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