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掌文的詩詞(280首)
222
《賀小蘇先生》 宋·李廌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優詔碧云詞。
欲知伯仲文章職,對掌絲綸內外司。
雨露偏濃常棣萼,煙霞常駐鳳凰池。
共扶吾道邪歸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224
《子正生日以黃柑為壽》 宋·胡寅
正信風流不辱親,高文還稱掌絲綸。
豈惟補袞須詞伯,自是安邦出諍臣。
歲晚已回松柏操,時來休愛水云身。
欲為公壽倡優拙,戲遣商山四老人。
226
《別臨邛知縣李允成》 宋·李流謙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227
《吊李允成知縣》 宋·李流謙
百年造化無遺力,霜雪十圍豈易得。
盲工操斤選樸樕,銅柯石根棄如擲。
嗚呼斯人何不淑,天畀之我人則嗇。
白眼千百碌碌子,老虎可縛蛟可馘。
228
《送仲明赴舉》 宋·李流謙
進退士所重,視天為鼓鉦。
采薇北山曲,濯足南澗濱。
高風豈不偉,奈何萬蒼黔。
道可濟天下,不必丘園尊。
229
《挽李子和知縣》 宋·李流謙
盤谷先生壇級尊,萬夫操槊輒斂魂。
黃堂晝嚴繞華戟,往往群來客打門。
高談錯起風襲塵,醉眼相視月照樽。
歸來拊掌此快士,外無圭角中甚渾。
231
《送仲彌性赴蘄水》 宋·李洪
中興岳牧任詞人,分虎初班楚澤春。
四紀才名文價重,一麾江海璽書新。
眷深丹扆虛前席,祖意黃梅試問津。
報政寧需外庸訖,遄歸清禁掌絲綸。
232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233
《送鄭惠叔尚書守建寧》 宋·樓鑰
十五年前送別詩,道山持節向江西。
今年又見送公別,大天擁麾鎮閩越。
向來惜別固已深,今日摻祛尤動心。
尚書自是第一人,氣義相許披胸襟。
235
《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宋·樓鑰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236
《和木犀》 宋·虞儔
巖桂無人也自芳,月宮仙子道家妝。
露溥仙掌三秋色,風動枝頭十里香。
先世栽培雖地僻,近年卜筑發天藏。
后堂元有文犀貴,可但腰金照地光。
237
《賀周待制兼直學士院》 宋·趙蕃
重聞陸贄掌絲綸,可念公朝道必伸。
暫向玉堂還舊直,亟從鳳沼據通津。
招來贊普邊疆肅,詔感山東德意新。
誰謂文章財小技,計功端合畫麒麟。
239
《訪孟守》 宋·汪莘
紫陽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棗如星環。
邇來十載,有失漢詔寬。
坐令隴畝上,面作百摺酸。
240
《山居感舊百韻》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興最盛年。
身逢千載運,眼見五朝天。
楚甸當澄按,岷江極泝沿。
經途俱極險,問字始能言。
* 關于掌文的詩詞 描寫掌文的詩詞 帶有掌文的詩詞 包含掌文的古詩詞(2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