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掌上的詩詞(721首)

    601 《登吳王郊臺作》 明·唐寅

    昔人筑此不論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吳兒越女齊聲唱,菱葉荷花無數生。
    南山含雨眉俱潤,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萬感銷非易,詎言哀樂過群情。

    602 《球場曲》 明·楊基

    軟紅十里平如掌,馬蹄踏沙輕不響。
    金袍玉帶五陵兒,飛騎擊球珠作賞。
    身輕擘捷馬游龍,彩仗低昂一點紅。
    倏忽飛星入云表,據鞍回袖接春風。

    603 《奉和御製筆歌》 宋·夏竦

    製之精兮漢宮之雙管,鋒之妙兮趙國之修毫。
    自承掌握濟群用,觚與槧兮難施勞。
    古今岡不達,淑慝將何逃。
    深仰玉蟾均硯滴,詎慚金馬制書刀。

    604 《送趙員外之官憲州》 宋·韓維

    仲扶岷峨秀,弱歲儒其冠。
    讀書覷前古,飽見萬事端。
    行已去畦町,為文鄙彫剜。
    應舉二十載,不免瓢與簞。

    605 《試院中懷公達》 宋·鄭獬

    黃衫自掌貢闈瑣,強刷塵心酒一杯。
    天上謫仙如見憶,可能騎取老鯨來。

    606 《次韻和秋扇》 宋·強至

    形如圓月色欺霜,曾許佳人掩面藏。
    袁守揚風方慰愜,班姬中道忽悲涼。
    自知掌握初經用,豈顧塵埃此暫傷。
    只恐來年清暑殿,別將紈素上君堂。

    607 《登招寶山》 宋·陳造

    一鷲風煙上,三韓指點中。
    地隨山共盡,天與水無窮。
    夢蟻紛軒冕,騎魚可閬蓬。
    仙曹應拊掌,顧我簿書叢。

    608 《同德麟諸公觀秋風閣自賦詩臺乘月泛江》 宋·李廌

    虛閣凌縹緲,危臺俯湠漫。
    憑檻眺落景,倚柱送歸翰。
    空蒙暝色合,戃怳天宇寬。
    皎皎明月上,炯炯青林端。

    609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610 《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為作長句》 宋·李彌遜

    羲和呼龍曉耕煙,斗挹沆瀣膏瓊田。
    青女剪刻了不睡,瑤草競秀爭春妍。
    凝冰作膚露作胸,蕙花蘭干香蘅荃。
    仙人掌中太華小,上有玉井開叢蓮。

    611 《人倫僧求字》 宋·曹勛

    上人早出岷峨出,頗游五嶺崎嶇還。
    妙定休咎指諸掌,會心不出眉宇間。
    顧予從來多得喪,歸老林泉喜無量。
    它年見我巖壑中,應笑如如得非相。

    612 《丙戌送春有作》 宋·吳芾

    三月三十日,春去人盡惜。
    我獨惜春多,欲留春不得。
    憶昨仕行都,亦屢逢春色。
    王事多鞅掌,常苦無暇隙。

    613 《耿曼老將命鄉邦見過匆遽言別復作詩送之》 宋·吳芾

    我方退老湖山上,混跡漁樵甘放浪。
    親舊凋零會面稀,與君亦復成疏曠。
    何期擁節到鄉邦,得得驅車肯迂訪。
    開門倒屣笑相迎,盡室歡忻無此況。

    614 《謝處道貺墨用與德醇韻》 宋·李石

    十八公家四十圍,凌煙勛業在臨池。
    掌中烏玉勞分餉,世上玄經只自知。
    頗覺陳人空面目,誰能鬧處損心脾。
    又須什襲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615 《別臨邛知縣李允成》 宋·李流謙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616 《賦張舍人抱嘯堂五首》 宋·姜特立

    長身躕躕萬夫雄,抵掌燕然立駿功。
    韜略故家傳圯上,行藏高志似隆中。

    617 《送許季韶粹桂林》 宋·李洪

    尺五天邊看頡頏,參辰出處九星霜。
    未令掌誥吟紅藥,屢喜嘉言貢皂囊。
    懷紱寓居欣會弁,監州歲晚客殊方。
    柱林賴有詩書帥,好共驂鸞上玉堂。

    618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 宋·樓鑰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
    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619 《以太湖石響板為文季壽》 宋·樓鑰

    太湖中心洞庭山,千巖萬壑高孱顏。
    風濤舂撞自太古,漱成樂石如雕剜。
    玲瓏中空窮變態,奇奇怪怪羅滄灣。
    良工巧手琢威鳳,片云承足向飛翻。

    620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 關于掌上的詩詞 描寫掌上的詩詞 帶有掌上的詩詞 包含掌上的古詩詞(7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