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挽面的詩詞(169首)
21
《挽段夫人二首》 宋·劉克莊
斷機手自訓三珠,彤史遺芳未必如。
子貴面槐陪國論,母賢畫荻課兒書。
百官未講回班禮,千乘空多送葬車。
曾忝樞庭文字友,束芻無路酹丘墟。
22
《挽邵武洪倅》 宋·劉克莊
不識監州面,聞名似舊知。
空馀商榷恨,竟失合并時。
昔作大蘇客,今觀小謝詩。
西風丹旐過,一為士林悲。
27
《管長源朝奉挽詞》 宋·周必大
青袍黃甲舊蜚英,紫綬金章晚更榮。
隱德家傳遼北客,修齡人羨濟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筆,世上難磨異日名。
識面有時追往事,傷情無路奠佳城。
28
《挽伯父二首》 宋·洪咨夔
白發兒隨母,蒼顏弟對兄。
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營。
論事絲弦直,存心鏡面平。
德人今已矣,誰與嗣鄉評。
30
《李壽翁侍郎挽詞》 宋·韓元吉
同解銓衡并把麾,五年相望楚江湄。
鄰墻會面嘗談易,吏選偷閒更說詩。
北客遭逢人共嘆,南州流轉事難知。
投簪自有江湖志,云白天青淚滿頤。
34
《正面黃》 元·楊維楨
鼎湖乘黃忽已仙,龍池霹靂飛青天。
玉臺萬里在足下,青絲挽住春風前。
嶷如長鶴靜不騫,仗下肯受庸奴鞭!主恩一顧百金重,不
辭正面當君憐。
35
《挽吳宜徽》 宋·鄭獬
平生負高節,至死寸心丹。
明主雖容進,孤臣豈易安。
神歸嵩岳黑,人哭洛川寒。
不識平津面,臨風亦涕汍。
36
《常君挽詞》 宋·馮時行
龜城之山龍蟠崛,山下侍城何郁郁。
一捧黃土百年心,數字寒旌萬里骨。
風愁雨悲春色死,生長何言葬於此。
亂離溝壑半公卿,不得如君君有子。
我生苦晚復異縣,平生不識先生面。
但聞其見元佑時,傷今思古為此嘆。
38
《挽安岳李令》 宋·李流謙
司馬家兒何等兒,家居令人撞壞之。
長嘯羯奴一繩縻,校三十里嗟已遲。
新亭收涕僅自支,下者朽棟當積危。
君看黃發掩面時,此殆天意非人為。
39
《汪尚書挽章二首》 宋·姜特立
昔年宦路意相傾,四紀中間一寄聲。
賢嗣登門如對面,新詩緘興見輸情。
安輿方擬來巖邑,急訃俄傳上玉京。
嘆息于今尠人物,短章吟罷淚沾纓。
40
《尚書尤公挽詞》 宋·樓鑰
北面愿師承,東臺拜老成。
忘年容末至,敘契若平生。
風月吟千首,雷霆寄一名。
送車無路到,寒涕為君傾。
* 關于挽面的詩詞 描寫挽面的詩詞 帶有挽面的詩詞 包含挽面的古詩詞(1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