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出處與迍通,五十年中事事同。晚歲金門陪末議,一朝華簀見將終。晉賢已失蒼生望,魯國還嗟我道窮。衰病無因送歸紼,商聲聊復寄深衷。
逸氣雄詞昔自將,文場獨立見軒昂。飛騰正近煙霄路,獻納嘗依日月光。去國丹心那易折,臨州惠愛想難忘。蓋棺未畢經綸志,精爽猶應在帝鄉。
大器何妨更晚成,當年師友盡豪英。高談每及功名際,壯志元無寵辱驚。天上玉樓須作記,人間白日睹佳城。傷心宿草東吳路,云水凄涼萬古情。
地席賢王寵,官分右掖司。文華天所賦,政事吏為師。始見良言進,俄驚哲士萎。平生公輔業,所賴圣明知。
制策詞科世得賢,諫垣書殿繼為聯。皂囊封奏名宏議,丹扆書箴著舊篇。朝許臧孫為有后,人嗟賈傅不遐年,一門盛美時難及,家學于今令子傳。
雅麗文園令,深湛揚大夫。初為蜀詞客,終作漢真儒。榮遇封公爵,歸休職禁涂。逢時致君事。自與二賢殊。
仁祖倦勤日,公居獻納司。累朝論國本,三接嘆忠規。未奮經綸業,空留典冊詞。二名彰美行,千古有遺思。
追憶詞場舊,交游四紀馀。編年逢絕筆,議樂見成書。忽愴題丹旐,無由走素車。傷心寢門慟,南望涕漣如。
歲在龍蛇會,思賢屢感傷。未收空土淚,又送蜀公喪。士類將安放,交情何日忘。共傳金石刻,俱是大文章。
二圣臨熙運,元精降佐臣。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六紀登遐壽,三期秉大均。還騎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運偶千齡旦,家傳萬石風。五朝京兆尹,三世大司空。致主唐虞上,論經伏鄭中。生鐘維岳瑞,葬復近神崧。
首建司空府,前臨魏闕門。特留黃發老,對直紫微垣。故事傳臺閣,清風遺子孫。四方桃李滿,不待史官言。
漢代明經相,唐朝鎮俗賢。時方尊長孺,天遽奪公權。袞冕頒新隧,笳簫入故阡。文成內外服,二美冠周篇。
自嘆羈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早參直諒多聞數,晚入坯陶一器中。存歿交情成契闊,晤言名理謾研窮。追思五十年前會,已識河東父祖風。
仁圣隆儒有漢風,平津經術位三公。君臣契合千齡際,文武名尊二紀中。再謝貂蟬深畏寵,屢提貔虎不言功。一朝賓客銜悲散,寂寞延賢閣向東。
大邦開國賞元勛,秘殿陛班寵舊臣。飪味幾年調鼎鼐,丹青何日畫麒麟。千官祖{拔扌換車}都門外,駟馬嘶鳴潁水濱。已見刊碑新隧路,無窮墮淚故州民。
間代生人杰,高文擢雋科。立朝風采峻,臨郡惠慈多。勛業傳青簡,音容逐迅波。百年誰不至,與善果如何。
疇昔商楹夢,吁嗟魯鳳衰。清朝橈隆棟,多士失元龜。墳闕開京壤,帷旌出洛師。孤生懷舊感,西望涕交頤。
他日容臺議,功書預討論。禭章三品貴,誄策二名尊。遺直將誰繼,清風想尚存。戢棺何所恨,牖下史魚言。
邦國藩宣老,階符陟降賢。朝方尊舊德,天不畀遐年。勛載奉常誄,神棲京兆阡。悲笳聲未斷,壟日下虞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