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謹親顏悅,端嚴婦德修。鵲橋猶紀節,鸞扉忽驚秋。魯筆王姬卒,湘弦帝子愁。愿言寬圣抱,已返蕊宮游。
甥館恩通內,妃塋詔卜鄰。來應自仙佛,去尚戀君親。望送龍綃濕,封崇鶴表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詞臣。
早佩廉丞訓,中偕計吏行。那知身嗇報,僅見子成名。表里高陽氏,銘阡輔嗣孫。他年燎黃誥,亦足慰幽明。
圣主初調瑟,煩公數寄聲。已來周大老,尚致魯諸生。末至馀尊盡,西歸只履輕。中年知己淚,銷得幾回傾。
文字蜚聲早,功名入手遲。晚知書誤我,時以酒澆之。曠野靈均些,新墳貞曜碑。兩翁不在子,其必在孫枝。
軹井夫人風義遠,阜陵丞相典刑存。婦言初不逾閨壺,家法尤先下里門。命服六珈宜大國,送車千乘忽寒原。暮年無復升堂拜,草就埋辭一斷魂。
巫峽乘軺去,涪江擁節還。方來赴京兆,又出領潼關。髀肉川涂瘦,顛毛案牘斑。音容今遂已,清血為公潸。
候騎排弓箙,牙門換戟衣。使麾方報入,神柩已云歸。關吏驚來往,鄉人嘆是非。生平幽石在,誰為刻珠璣。
素節鄉評重,清芬世閱傳。謝家兒侄盛,穆宅弟兄賢。展矣茲良士,嗟乎不永年。西風寄哀調,愿為唱新阡。
學富詞章妙,才高志力強。帝方知可用,官欲漸難量。始得西原使,才終石省郎。念公今止此,無語問蒼蒼。
見說關西訃,危腸已似刀。撫膺成一慟,復魄遂三號。舊館州名桂,新居里曰蒿。九泉休負恨,蘭玉滿兒曹。
憶在南岐日,于今十二年。宦途聊邂逅,賓館重留連。正喜謀黃峒,俄驚葬圃田。無由執行紼,徒爾淚如泉。
昔在天彭郡,僑居過一冬。感君常見訪,無日不相從。遠寺攜棋局,高亭把灑鐘。認知三載后,孤冢列新松。
人間常奉詫,張也好堂堂。處眾謙和甚,居官志力強。當時君壯健,在座我蒼浪。今日翻相哭,無言問彼蒼。
虎節歸兵日,麟符命使年。帝將還二府,人已哭三川。清議誰違者,高風自凜然。佳城空萬古,一壙掩寒煙。
晁董文章重,夔龍德叢尊。簡編成故事,穹壤與長存。風旐飄寒陌,霜笳咽晚原。誰人碑有道,應不愧斯言。
世澤傳清范,戎韜演秘謀。雄藩未賜節,大壑忽移舟。謝氏胡床在,羊公羽扇收。光華歸令子,何恨掩泉丘。
昔年陪宴上崏臺,一聽新歌一舉杯。此會如今嗟已矣,擬將何調寄余哀。
文靖登庸久,朝廷政教隆。相門無或議,子舍有如公。恩澤非徼幸,官榮悉治功。至今清論在,常滿縉紳中。
帝御皇圖后,公居右府時。開陳諸議論,感發止嗟咨。自此傾宸眷,方將正宰司。胡為便淪謝,天意固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