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指識的詩詞(526首)

    361 《命書》 宋·陳造

    命書唐濫觴,委源傳呂后。
    有倡莫為遏,波蕩今不救。
    字育叵數計,八字詎所囿。
    甲子動垓億,舉一百萬漏。

    362 《題臧子儀扇》 宋·陳造

    買鄰千萬許兒賒,老子詩成賴指瑕。
    門枕醴泉交讓木,行人不問識君家。

    363 《雪夜與師是棋次前韻》 宋·陳造

    投醪士或醉,說梅人不渴。
    窮途余樂事,不受憂患遏。
    詩可供呻吟,棋亦識死活。
    朝來喜雪句,神藥胎可奪。

    364 《次韻章守移學》 宋·陳造

    千柱崇成儼舊規,小勞移筑未為非。
    諸儒受業三熏沐,賢守收功一指揮。
    蕆事此時爭試目,決科它日看增輝。
    問玄亦復侯芭事,可但經生識指歸。

    365 《再到錢塘呈會宗伯益》 宋·陳師道

    負笈重來感舊游,流年衰鬢兩經秋。
    湖山依舊渾相識,風月愁人不自由。
    尚有故交重冷榻,可堪歸夢到滄洲。
    誰憐壯志空凋落,百鏈金為繞指柔。

    366 《題郭功甫詩卷》 宋·李廌

    山人跨魚天上來,識者珍重愚者猜。
    或呼文舉異童子,林宗獨謂王佐材。
    蚩蚩眾目如瞽蒙,白馬羽雪皆皚皚。
    古有仁賢不愚者,舉足疐路心徘徊。

    367 《代張元老上許漕》 宋·李新

    文章摛錦已堆胸,直指威聲府仰中。
    蜀部星高千幛靜,平輿龍起一淵空。
    閱人妙學函明鏡,飛鏑清心本素風。
    垂手污涂收醬瓿,為憐識字老揚雄。

    368 《金丹詩四十八首》 宋·張繼先

    不覺年年撚指過,急如催浪轉長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陰陽識者多。
    盡為資財損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歸泉路,忍把真元亂鬼魔。

    369 《送宋叔海郎中總領湖北》 宋·鄭剛中

    余生得奇疾,傲世事矜倨。
    錯落氣少合,指摘心不恕。
    人亦謂可憎,不作朋友數。
    自分與西山,終焉約良俉。

    370 《贈王先生》 宋·王灼

    隴種健兒須如棘,幼事秦府持鞭靮。
    戰塵撲面心已灰,徑上三峰弄泉石。
    乾坤變化五百年,人間未識地行仙。
    布裘落魄荊州市,丹經秘法為君傳。

    371 《九日同韶美誼夫登妙明分韻得光字》 宋·王灼

    野迥半留日,云薄初護霜。
    一傾萸菊酒,三肅翰墨場。
    諸君黨友賢,獨我鬢毛蒼。
    滿引雖云樂,分攜亦自傷。

    372 《次韻大受登天法塔見劉王二陵》 宋·王灼

    試縱浮圖目,閑紓客子情。
    軒騰超世界,指點識鄉程。
    天大云欹野,江蒸氣抱城。
    長風饒振薄,落日倒光晶。

    373 《次韻趙表之久別相會於福唐見貽這什》 宋·李彌遜

    十年海南州,世味嘗欲偏。
    昔為擔板癡,今作繞指轉。
    誰能濯我纓,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來,高義動興眷。

    374 《杜如篪屢督烹茶仍作詩次其韻》 宋·馮時行

    老寄余生山水窟,寂無朝煙屈硉矹。
    客從何方問棲隱,無人應門杖藜出。
    言間遺我翠玉餅,把玩芳香襲呼吸。
    便欲洗琖試水品,腸胃空枯恐稱屈。

    375 《過江州柴桑淵明故居》 宋·曹勛

    匡廬游遍僧家園,南望柴桑墟里煙。
    但尋疃畦供指畫,不知市井今幾遷。
    五柳既無只衰草,三徑莫識皆平田。
    欲歸四顧但遐想,歸來高致猶凜然。

    376 《登南紀樓》 宋·胡寅

    西望巫峽峰,東望洞庭湖。
    南望大江橫,北望楚王墟。
    平時十萬戶,鴛瓦百賈區。
    夜半車擊轂,差鱗銜舳艫。

    377 《觀柳源瀑布》 宋·胡寅

    遐歸猶勝踐,風日清廣宙。
    途巘意未闌,景絕原初副。
    回巒豁大壑,萬古貯天漏。
    無人識秋河,此地一源透。

    378 《送智京長老智京普融上足也》 宋·胡寅

    人生如浮云,片片隨所起。
    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爾。
    識君湘水頭,凝袂衡岳里。
    十年去何住,新化五百里。

    379 《次韻宇文守攜酒相訪》 宋·李石

    天雷裂山崖,驟雨翻盆盎。
    田畝懷政最,草木知治狀。
    使君富經術,暫屈乘一障。
    黃堂燕清香,比屋醉春釀。

    380 《徐童子彈琴極聰慧詩勉其學》 宋·李石

    髧如丫角垂兩耳,口誦黃庭調綠綺。
    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時徐孺子。
    我琴掛壁久不彈,浙聲分作蜀聲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轉覺良工心事難。

    * 關于指識的詩詞 描寫指識的詩詞 帶有指識的詩詞 包含指識的古詩詞(5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