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指識的詩詞(526首)
282
《白溝河》 宋·文天祥
昔時張叔夜,統兵赴勤王。
東都一不守,羸馬遷龍荒。
適過白溝河,裂眥須欲張。
絕粒不遄死,仰天扼其吭。
287
《嗣深尚書弟晬日》 宋·黃庭堅
骨秀已知騏驥子,性仁端是鳳凰雛。
不騰渥水稱神俊,應出岐山作瑞符。
漸指家人知姓字,試看屏上識之無。
乃翁斷獄多陰德,逕往高門待汝車。
288
《有感》 元·王冕
春風花開洛陽縣,此處與子初相見。
亂離相去五十秋,我□星星子皺面。
莫言今日重凄涼,且說當年與華宴。
細腰皓齒供奉歡,金鼎玉盤羞美饌。
289
《自感》 元·王冕
父母生我時,愛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隨所須。
周歲會言語,大小相引呼。
搖頭卻梨栗,行行不須扶。
290
《苦寒行》 宋·司馬光
窮冬北上太行嶺,霰雪糾結風崢嶸。
熊潛豹伏飛鳥絕,一徑僅可通人行。
僮饑馬羸石磴滑,戰栗流汗皆成冰。
妻愁兒號強相逐,萬險歷盡方到并。
291
《和王介甫明妃曲》 宋·司馬光
胡雛上馬唱胡歌,錦車已駕折橐駝。
明妃揮淚辭漢主,漢主傷心知奈何。
宮門銅環雙獸面,回首何時復來見。
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鄉縣。
293
《今古路行》 宋·司馬光
出門道路多,縱橫不我測。
我今欲遠行,須問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咨問青松側。
客曰君何往,答曰游京邑。
294
《送唐生》 宋·歐陽修
京師英豪域,車馬日紛紛。
唐生萬里客,一影隨一身。
出無車與馬,但踏車馬塵。
日食不自飽,讀書依主人。
295
《韓公閱古堂》 宋·歐陽修
兵閑四十年,士不識金革。
水旱數千里,民流誰墾辟。
公初來視之,嘻此乃予責。
將法多益辦,萬千由十百。
296
《故鄴》 宋·賀鑄
魏武昔恢圖,北平譚尚孽。
卜鄴筑新都,非徒三狡穴。
將行遷鼎志,遽有分香訣。
落日繐帷空,莫終歌舞闋。
297
《謝柳太博惠鶴》 宋·范仲淹
新詩遺鶴指真經,對此仙標詎敢輕。
萬里華亭思去伴,千年遼海識歸程。
雞群與處曾非辱,鵬路將翔孰謂榮。
獨愛九臯嘹唳好,聲聲天地為之清。
299
《憶秦娥·秋寂寂》 宋·無名氏
秋寂寂。
碧紗窗外人橫笛。
人橫笛。
天津橋上,舊曾聽得。
宮妝玉指無人識。
龍吟水底聲初息。
聲初息。
月明江上,數峰凝碧。
* 關于指識的詩詞 描寫指識的詩詞 帶有指識的詩詞 包含指識的古詩詞(52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