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指數的詩詞(651首)

    41 《和陶詠二疏韻》 宋·吳芾

    世人軀寵榮,往往麾不去。
    日已迫桑榆,馳婺方成趣。
    誰肯急流中,便作冥鴻舉。
    指數哲人,在昔獨疏傅。

    42 《聞同庚不幸有感》 宋·吳芾

    我生甲申歲,同歲知幾人。
    十中無一在,使我涕隕巾。
    嘗試屈指數,誰登要路津。
    不過五六輩,蹤跡半已陳。

    43 《張德夫園亭八詠·兼遠》 宋·王炎

    若人胸次中,自有萬人敵。
    胡不籌前箸,時清偃金革。
    婆娑林壑間,亦自適其適。
    憑高著胡床,千里獻物色。

    44 《為劉健之題所藏蜀石圖》 近代·陳三立

    殘遺蜀石經,收聚十獲五。
    勤搜兼巧遇,彼蒼眷嗜古。
    流傳閱百年,藏者可指數
    踵觀盛師儒,證辨析絲縷。

    45 《除日祭詩》 近代·陳三立

    奎蹄緣蠕蠕,不避燖沃滅。
    棘叢飛翻翻,不戒網罟設。
    寰壤著大群,顛擠得跛躄。
    指數白馬歲,災變固已烈。

    46 《移花》 宋·孔武仲

    春光不徘徊,忽過如插羽。
    匆匆陌上兒,移花急風雨。
    山波爛襭繡,平日誰指數
    到此俱可憐,輕妍若時女。

    47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廣陵隨家天子都,背負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獻白,梁宋千里傳膏腴。
    朱坊瓊園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陽徂。
    奇辭巧語不可極,盛事往往開天衢。

    48 《戚氏(此詞始終指意,言周穆王賓于西王母事)》 宋·蘇軾

    玉龜山。
    東皇靈媲統群山。
    絳闕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煙。
    幽閑。

    49 《鵲橋仙令(歇指)》 宋·周邦彥

    浮花浪蕊,人間無數,開遍朱朱白白。
    瑤池一朵玉芙蓉,秋露洗、丹砂真色。
    晚涼拜月,六銖衣動,應被姮娥認得。
    翩然欲上廣寒宮,橫玉度、一聲天碧。

    七夕節思念

    50 《鵲橋仙令(歇指)》 宋·周邦彥

    浮花浪蕊,人間無數,開遍朱朱白白。
    瑤池一朵玉芙蓉,秋露洗、丹砂真色。
    晚涼拜月,六銖衣動,應被姮娥認得。
    翩然欲上廣寒宮,橫玉度、一聲天碧。

    51 《點絳唇(重陽后數日,菊墩始有花·與諸友再登,賦第四首)》 宋·向子諲

    莫問重陽,黃花滿地須游宴。
    休論夷甸。
    且作江山觀。
    百歲光陰,屈指今過半。
    霜天晚。
    眼昏花亂。
    不見書空雁。

    52 《六州歌頭(美人指甲)》 宋·劉過

    銷薄春冰,碾輕寒玉,漸長漸彎。
    見鳳鞋泥污,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
    學撫瑤琴,時時欲翦,更掬水魚鱗波底寒。
    纖柔處,試摘花香滿,鏤棗成班。

    送別勸勉

    53 《西江月(賦木犀香數珠)》 宋·史達祖

    三十六宮月冷,百單八顆香懸。
    只宜結贈散花天。
    金粟分身顯現。
    指嫩香隨甲影,頸寒秋入云邊。
    未忘靈鷲舊因緣。
    贏得今生圓轉。

    54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55 《蝶戀花·屈指幽期惟恐誤》 宋·趙令畤

    屈指幽期惟恐誤。
    恰到春宵,明月當三五。
    紅影壓墻花密處。
    花陰便是桃源路。
    不謂蘭誠金石固。
    斂袂怡聲,恣把多才數。
    惆悵空回誰共語。
    只應化作朝云去。

    56 《沁園春 和劉龍洲指甲 俞煒詩詞余話》 元·沈景高

    新脫魚鱗,平分鵝管,愛勒眉彎。
    記掐恨香蕉,愁*細說,劃情嫩竹,怨曲新翻。
    才貼梅鈿,旋挑鉛粉,繡領重交猶道寒。
    嬌無奈,笑輕拈杏帶,淺揭湘斑。

    57 《慧聚僧神濟善醫能知人死生於數歲或數月之前》 宋·馬先覺

    端的西來了世緣,有身寧肯自謀安。
    殷勤療病肱三折,去住無心指一彈。
    貝葉翻余清磬在,梵音飄斷暮鐘殘。
    只今雙樹婆娑影,空鏁靈山片月寒。

    58 《送葉熙時還新安省親尊公讀書于黃山之指月庵》 明·秋潭舷公

    今年季秋與孟冬,余也踏遍黃山峰。
    歸來相對數竿竹,倦錫倚壁雪滿屋。
    送君手捉天臺藤,打破子陵灘下冰。
    欲識君家讀書處,只問丹臺指月僧。

    59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 宋·蘇軾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天涯已慣逢人日,歸路猶欣過鬼門。
    三策已應思賈讓,孤忠終未赦虞翻。
    典衣剩買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60 《數詩》 宋·歐陽修

    一室曾何埽,居閑俗慮平。
    二毛經節變,青監不須驚。
    三復磨圭戒,深防悔吝生。
    四愁寧敢擬,高詠且陶情。

    * 關于指數的詩詞 描寫指數的詩詞 帶有指數的詩詞 包含指數的古詩詞(6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