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指頭的詩詞(1078首)

    21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有人不肯任情徵,大地山河發問情。
    指頭端無兩樣,普天匝地一時明。

    2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二十空門元不著,三乘五教都拈卻。
    指頭消息甚分明,病瘉何須重點藥。

    23 《頌四賓主》 宋·釋印肅

    一揮凜凜劍鋒寒,函蓋乾坤絕自觀。
    堪笑天龍無可說,示人祗在指頭端。

    24 《頌十玄談·一色》 宋·釋印肅

    行人到此盡蹉跎,一指頭端不奈何。
    毫發有差千萬里,溈山撫掌笑呵呵。

    2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形容老癯,須發雪敷。
    體明千劫眼,性靜萬機樞。
    變通自古門門活,伎倆而今恰恰無。
    指頭禪隨處用,拈來百草俱胝俱。

    2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空劫默游,靈然破幽。
    潮揚光燄珊瑚月,海縮波瀾翡翠秋。
    於世無求,隨緣自由。
    百千三昧門門事,潦倒俱胝一指頭

    27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涂路波吒數十州,傳言送語當風流。
    不知腳下泥生刺,蹋著錐人腳指頭

    28 《頌古六首》 宋·釋宗杲

    俱胝一指頭,吃飯飽方休。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29 《偈頌七十二首》 宋·釋祖欽

    箭鋒相拄,機栝相投。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更看靴里輕輕動指頭

    30 《緣識》 宋·宋太宗

    促軫調弦急,碎聲用意彈。
    指頭輕妙處,鶯舌五音端。

    31 《次程南仲韻五首》 宋·楊公遠

    指頭顱六十余,尤堪抱甕灌園蔬。
    生來自得江山趣,身后何消竹帛書。
    無事關懷心寂寂,有時敲句意徐徐。
    乘閒問柳尋花去,緩步安然當小車。

    32 《美人梳頭》 唐·張碧

    玉堂花院小枝紅,綠窗一片春光曉。
    玉容驚覺濃睡醒,圓蟾掛出妝臺表。
    金盤解下叢鬟碎,三尺巫云綰朝翠。

    33 《五月六日,發石頭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唐·沈亞之

    客子去淮陽,逶迤別夢長。
    水關開夜鎖,霧棹起晨涼。
    煙月期同賞,風波勿異行。
    隱山曾撼櫓,轉瀨指遙檣。
    蒲葉吳刀綠,筠筒楚粽香。
    因書報惠遠,為我憶檀郎。

    離別寫花寫水

    34 《荔枝香(歇指調)》 宋·柳永

    甚處尋芳賞翠,歸去晚。
    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
    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游倦。
    遙認,眾里盈盈好身段。

    35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宋·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
    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質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

    詠物音樂

    36 《水調歌頭》 宋·李光

    庚午八月望夜,士友悉赴郡會。
    杖策獨游,頗懷平生故人,作水調歌以自釋。
    予自長年,粗聞養生之術。
    放逐以來,又得司馬子微敘王屋山清虛洞所刻坐忘論一編,因得專意宴坐,心息相依。

    37 《水調歌頭(和董彌大中秋)》 宋·朱敦儒

    偏賞中秋月,從古到如今。
    金風玉露相間,別做一般清。
    是處簾櫳爭卷,誰家管弦不動,樂世足歡情。
    莫指關山路,空使翠蛾顰。

    同情農民貧困生活

    38 《水調歌頭(對月有感)》 宋·朱敦儒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
    因何明月,偏被指點古來傳。
    浪語修成七寶,漫說霓裳九奏,阿姊最嬋娟。
    憤激書青奏,伏愿聽臣言。

    39 《水調歌頭(李太白畫象)》 宋·李綱

    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
    開元有道,聊復乘興一來賓。
    天子呼來方醉,灑面清泉微醒,余吐拭龍巾。
    詞翰不加點,歌闋滿宮春。

    40 《水調歌頭(裴公亭懷古)》 宋·王以寧

    歲晚橘洲上,老葉舞愁紅。
    西山光翠,依舊影落酒杯中。
    人在子亭高處,下望長沙城郭,獵獵酒簾風。
    遠水湛寒碧,獨釣綠蓑翁。

    * 關于指頭的詩詞 描寫指頭的詩詞 帶有指頭的詩詞 包含指頭的古詩詞(10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