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指天的詩詞(2385首)

    201 《然公發人自天臺來不以烏藥見寄》 宋·晁說之

    石橋不得往,烏藥不寄來。
    空令圖畫里,指點說天臺。

    202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繞飛泉山入東谷飲古井》 宋·文同

    長虹落天帔,萬丈截群嶺。
    蟠身下深谷,俯首飲古井。
    居人莫之指,況復敢引領。
    幡然繞空去,云霧變俄頃。

    203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二代諱善字長元》 宋·白玉蟾

    參遍名山謁洞天,相逢卻是活神仙。
    歸來換骨回陽日,屈指人間九十年。

    204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五代諱乾曜》 宋·白玉蟾

    橫握鏌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煙。
    仁宗親問金丹訣,笑指斜陽噪亂蟬。

    205 《贊歷代天師·第三代系師諱魯字公期》 宋·白玉蟾

    笑把銅章尹漢中,隱山斗米顯神功。
    魏兵四畔臨河岸,彈指波心萬丈峰。

    206 《送王東鄉歸天臺》 宋·劉過

    枚數人才難倒指,有如公者又東歸。
    班行失士國輕重,道路不言心是非。
    載酒青山隨處飲,談詩玉塵為誰揮。
    歸期趁得東風早,莫放梅花一片飛。

    207 《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 宋·王之道

    連昌宮中馬為樂,一時舞馬黃金絡。
    君王養欲臣養文,忠鯁漫多寧救藥。
    嗷嗷萬國風中船,檣傾柂壞夫何言。
    潼關莫拒范陽賊,傷哉天廄空連錢。

    208 《木蘭花慢·指罘罳曉月》 宋·吳文英

    指罘罳曉月,動涼信、又催歸。
    正玉漲松波,花穿畫舫,無限紅衣。
    青絲。
    傍橋淺系,問笛中、誰奏鶴南飛。

    209 《菩薩蠻·琢成紅玉纖纖指》 宋·張孝祥

    琢成紅玉纖纖指。
    十三弦上調新水。
    一弄入云聲。
    月明天更青。
    匆匆鶯語囀。
    待寓昭君怨。
    寄語莫重彈。
    有人愁倚欄。

    210 《鈞天樂》 明·劉基

    君不見天穆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
    三嬪不下兩龍去,九歌九辯歸杳冥。
    我忽乘云夢輕舉,身騎二虹臂六羽。
    指揮開明辟帝關,環佩泠泠曳風雨。

    211 《送王仲賢郎中游天平山》 宋·強至

    近來好事數中郎,笑指秋山學楚狂。
    絕頂去天應咫尺,回頭平楚祗毫芒。
    步侵猿鳥雙藜杖,吟蓄云煙一錦囊。
    日并塵游疏逸駕,自憐丘壑意空長。

    212 《登梵天上方》 宋·強至

    廊腰偃月勢環遭,秋宇澄明照一毫。
    樓檻轉身侵白日,海山隨眼沒驚濤。
    泉枯碧甃鰻形遁,屋跨蒼崖鳥翼勞。
    屈指舊游今二紀,新愁爛熳入風騷。

    213 《送云巖老住天寧寺》 宋·陳造

    道人兀坐云巖山,云巖之云是知己。
    風噓岫吸漫不知,道人之心亦如此。
    從地涌出煥金碧,信手拈來自奇偉。
    門施鐵限十五年,一旦刺頭鬧籃里。

    214 《題高夢錫指牛圖》 宋·陳造

    將軍向來馬量谷,封谷劣比羊千足。
    浮云富貴漫夸毗,不博范叟回青目。
    此叟落魄水墨仙,松煤染指皆其天。
    奏刀浪詫牛無全,寢訛降飲二百角。

    215 《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 宋·李廌

    穿云上虛無,彷佛凌倒景。
    微茫鴻鵠背,指點眾山頂。
    出日上扶桑,徘徊萬林影。

    216 《行路難·君不見天上星》 宋·李新

    君不見天上星,萬古耀虛碧。
    豈意一夕間,墮地化為石。
    物理變化無定端,誰保人心無改易。
    憶妾東邊采白蘋,郎騎白馬渡江津。

    217 《次韻大受登天法塔見劉王二陵》 宋·王灼

    試縱浮圖目,閑紓客子情。
    軒騰超世界,指點識鄉程。
    天大云欹野,江蒸氣抱城。
    長風饒振薄,落日倒光晶。

    218 《舟師謁祠回天風已霽信基有感姑以二絕首寬余》 宋·李彌遜

    水底明河碧浸星,琉璃不動一江平。
    橫鋪十幅指東去,坐看曉帆千里輕。

    219 《送李君上洞天》 宋·鄧肅

    北風于喁萬竅號,落雪紛紛燖鵠毛。
    好向高堂護帷幕,新醪入臉殷春桃。
    居士何為囂不顧,叩戶長歌辭我去。
    行行逸興高白云,千里江山入芒屨。

    220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于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宋·吳芾

    坐閱流年已七旬,從前憂道不憂貧。
    肯教世指為癡漢,只愿鄉稱作善人。
    老去固應忘物我,歸來豈是負君親。
    嘗聞知進須知退,庶得終全不辱身。

    * 關于指天的詩詞 描寫指天的詩詞 帶有指天的詩詞 包含指天的古詩詞(23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