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指名的詩詞(943首)
741
《感事》 宋·李石
指謂名場結凈緣,修行隨處擴龍天。
只今挽下銀河水,已污緇塵四十年。
742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743
《留題光相寺》 宋·王之望
至人悲念攝冥頑,倏見光明指顧間。
億劫未曾親見佛,一宵今得暫棲山。
從來葉障須除結,此去功名直等閒。
欲以殘年奉香火,塵勞無計戀松關。
744
《贈范覺民》 宋·王之望
范子廓廟器,至寶非凡璞。
胸懷吞云夢,豪氣低華岳。
昔在童稚時,樹立已卓卓。
曳裾橋門內,嶄然見頭角。
748
《送何子應少卿赴召》 宋·李流謙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驚變色。
白衣山人侍黃衣,軍中指點相嘆息。
云龍契遇固疇曩,千載一合非人力。
羊裘盧沙竟何補,坐視生民自肥瘠。
751
《贈史康時二首》 宋·李洪
史侯眉山英,壯歲陪戎旃。
胸蟠九云夢,筆倒三峽泉。
封侯直易爾,唾手平幽燕。
相國昔分陜,幕府羅雋賢。
752
《和家叔察院巨魚詩》 宋·李洪
滄溟浩淼浮寰區,八纮九野水所儲。
介蟲族類信眾夥,窮極詭怪堪嗟吁。
巨鰲屭赑冠靈島,應龍連蜷頷驪珠。
異哉斯魚盈百尺,失水安得波濤俱。
753
《錦鏡》 宋·樓鑰
兩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眾流。
三版放開千丈雪,一匳清徹四山秋。
幾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頭。
珍重老師成勝事,清名當與此山留。
755
《大梅山》 宋·樓鑰
此山名大梅,驅車入山麓。
試問山中人,山名竟誰屬。
禪家開道場,為說梅子熟。
仙家指為巖,曾此隱梅福。
756
《魯少卿挽詞》 宋·樓鑰
前輩風流泯,靈光獨巋然。
指囷推甲簇,跪履記丁年。
有子傷埋璧,惟翁亦蛻蟬。
功名雖已矣,千載尚遺編。
757
《送虞仲房赴潼川漕》 宋·樓鑰
我來丹丘乘貳車,送客往往萬里余。
盛山使君別寖久,漢中郡丞新寄書。
公指四明喜鄰境,典午何知成畫餅。
揚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758
《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 宋·樓鑰
滄水海豹來京畿,系裙堯舜深惡之。
元佑政和能幾時,女真航海來乞師。
以燕伐燕夷攻夷,吾國何與潛與期。
島夷日張耶律卑,城門失火殃魚池。
759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 關于指名的詩詞 描寫指名的詩詞 帶有指名的詩詞 包含指名的古詩詞(9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