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掛的詩詞(95首)

    21 《阮郎歸·門兒高艾人兒》 宋·無名氏

    門兒高艾人兒。
    鵝兒粉撲兒。
    結兒綴著小符兒。
    蛇兒百索兒。
    紗帕子,玉環兒。
    孩兒畫扇兒。
    奴兒自是豆娘兒。
    今朝正及時。

    22 《烏夜啼·一彎月危樓》 宋·無名氏

    一彎月危樓。
    似藏鉤。
    醉里不知黃葉、報新秋。
    征鴻斷。
    歸云亂。
    遠峰愁。
    愁見綠楊凝恨、在江頭。

    23 《吾里前輩林刪定甫六十冠夾漈艾軒諸老皆為》 宋·劉克莊

    □定飛仙去不留,惜余生晚欠從游。
    種明逸后屈二指,范景仁邊放一頭。
    有鹿門棲堪遁去,無菟裘計徑歸休。
    卻憐荷蓧非真隱,雞黍殷勤止仲由。

    24 《金繩空虛自勉兼示束孝先》 宋·王令

    金繩空虛,日月系兩垂。
    天童坐戲弄,縱掣成東西。
    百年未死間,晝夜無窮期。
    短短固可惜,舒舒定非宜。

    25 搭松窩》 宋·劉過

    十年南北走東西,豪氣崢嶸老不衰。
    快斬妖魔三尺劍,郎吟風月五言詩。
    山無福地吾焉往,神有靈丹世不知。
    卻恐松窩知此意,一絲搭去何疑。

    26 《適齋冠次韻》 宋·樓鑰

    致仕吾非不待年,禮經自合許求田。
    只圖徑取衣冠,不愿更尋香火緣。
    富貴鼎來先瞥地,是非袞處獨翩然。
    鄮峰相對兩真隱,共仰元臺與大天。

    27 《曾季明經過相見聞壽岡先生冠之報且承動靜》 宋·趙蕃

    夫子文章何所如,高處直命騷為奴。
    世人共誦詞人賦,不道雕蟲羞壯夫。
    兒時聞公薌林社,既見則喜已白須。
    公亦與我自言志,笑謂此客向來無。

    28 《董靜傳冠四圣觀》 宋·仇遠

    靜挼秋淥洗荷衣,問隱孤山只鶴隨。
    得酒可謀千日醉,冠猶恨十年遲。
    云和家有仙人譜,石鼎今無道士詩。
    莫對梅花談世事,此花曾見太平時。

    29 《清明日先勞動楮錢》 宋·王炎

    昔人最重去墳墓,絕喜歸來老一邱。
    豈是他山無筍蕨,只緣故國有松楸。
    百年暫住人間世,千古俱為地下游。
    色境悲歡雖夢事,楮錢聊樹梢頭。

    30 《雪竇宗長老茲寫師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龕而之》 宋·釋正覺

    妙藏絕鄰,畢竟無身也清虛之理真。
    幽靈獨神,須臾返色也自照之智親。
    云寒有雪意,天遠連秋津。
    緣起佛種,覺生幻塵。

    31 《舟遇逆風有葉舟坐二小兒以一竿二笠代帆而》 宋·袁說友

    小艇浮孤葦,垂髫識二童。
    巧將雙箬笠,快奪一帆風。
    去去漁歌里,翩翩麥浪中,吳兒慣浮浪,早已逐飄蓬。

    32 樹藤》 唐·費冠卿

    本為獨立難,寄彼高樹枝。
    蔓衍數條遠,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陰,當風藉持危。
    誰言柔可屈,坐見蟠蛟螭。

    33 《玉樓春(海棠題寅齋軸)》 宋·高觀國

    燕脂染出春風錦。
    生怕黃昏人有恨。
    雨難揩淚玉環嬌,煙不遮愁紅袖冷。
    醉魂吹斷香魂靜。
    拂拂翠眉羞帶粉。
    最憐新燕識風流,只為春寒消瘦損。

    34 《杏花天(題杏花春禽扇面軸)》 宋·高觀國

    花凝露濕燕脂透。
    是彩筆、丹青染就。
    粉綃帕入班姬手。
    舒卷清寒時候。
    春禽靜、來窺晴晝。
    問冷落、芳心知否。
    不愁院宇東風驟。
    日日嬌紅如舊。

    35 《缺月疏桐 擬東坡作》 元·趙秉文

    烏鵲不多驚,貼貼風枝靜。
    珠貝橫空冷不收,半濕秋河影。
    缺月墮幽窗,推枕驚深省。
    落葉蕭蕭聽雨聲,簾外霜華冷。

    36 枝兒》 明·明無名氏

    露水荷葉珠兒現,是奴家癡心腸把線來穿。
    誰知你水性兒多更變:
    這邊分散了,又向那邊圓。
    沒真性的冤家也,隨著風兒轉。

    37 金索·二更清凈》 元·王*

    二更清凈,心要常虛守。
    默默回光,照見無中有。
    趕退群魔,振地金獅吼。
    頃刻功成,便與天齊壽。

    38 《喜英公大師錫太華》 宋·陳摶

    暗喜蓮峰作近鄰,撥開云霧見師頻。
    有時問個艱難字,便沐周旋說與人。
    唐李監應留后跡,漢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繼踵無徒弟,筆法收藏在渭濱。

    39 《龍》 明·九皋聲公

    白龍下天欲行雨,赤日卷水江中央。
    銀河東傾浪波接,劍影倒射云旗揚。
    下民方憂涸轍鮒,上帝許借天瓢漿。
    龍來勸爾一杯酒,平地水深三尺強。

    40 《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可駭》 宋·范成大

    隤云曖前驅,連鼓訌後殿。
    駸駸失高丘,擾擾暗古縣。
    白龍起幽蟄,黑霧佐神變。
    盆傾耳雙聵,斗暗目四眩。

    * 關于掛的詩詞 描寫掛的詩詞 帶有掛的詩詞 包含掛的古詩詞(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