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掛落的詩詞(688首)

    81 《三韻三篇》 唐·杜甫

    高馬勿唾面,長魚無損鱗。
    辱馬馬毛焦,困魚魚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蕩蕩萬斛船,影若揚白虹。

    82 《雨二首》 唐·杜甫

    青山澹無姿,白露誰能數。
    片片水上云,蕭蕭沙中雨。
    殊俗狀巢居,曾臺俯風渚。
    佳客適萬里,沈思情延佇。

    感恩

    83 《詠懷二首》 唐·杜甫

    人生貴是男,丈夫重天機。
    未達善一身,得志行所為。
    嗟余竟轗軻,將老逢艱危。
    胡雛逼神器,逆節同所歸。

    84 《懷素上人草書歌》 唐·任華

    吾嘗好奇,古來草圣無不知。
    豈不知右軍與獻之,雖有壯麗之骨,恨無狂逸之姿。
    中間張長史,

    85 《行路難三首》 唐·顧況

    君不見擔雪塞井空用力,炊砂作飯豈堪食。
    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
    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

    86 《廬山瀑布歌送李顧》 唐·顧況

    飄白霓,掛丹梯。
    應從織女機邊落,不遣潯陽湖向西。
    火雷劈山珠噴日,五老峰前九江溢。
    九江悠悠萬古情,古人行盡今人行。
    老人也欲上山去,上個深山無姓名。

    87 《山中夜宿》 唐·顧況

    涼月掛層峰,蘿林落葉重。
    掩關深畏虎,風起撼長松。

    秋天寫景邊塞蕭瑟凄涼

    88 《慈恩寺石磬歌》 唐·盧綸

    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長眉老僧同佛力,咒使鮫人往求得。
    珠穴沈成綠浪痕,天衣拂盡蒼苔色。

    89 《尋橦歌》 唐·王建

    人間百戲皆可學,尋橦不比諸馀樂。
    重梳短髻下金鈿,紅帽青巾各一邊。
    身輕足捷勝男子,繞竿四面爭先緣。

    90 《贈何遐》 唐·韋皋

    腰間寶劍七星文,掌上彎弓掛六鈞。
    箭發□云雙雁落,始知秦地有將軍。

    91 《大堤曲》 唐·楊巨源

    二八嬋娟大堤女,開壚相對依江渚。
    待客登樓向水看,邀郎卷幔臨花語。
    細雨濛濛濕芰荷,巴東商侶掛帆多。

    92 《美人春怨》 唐·楊巨源

    妾家巫峽陽,羅幌寢蘭堂。
    曉日臨窗久,春風引夢長。
    落釵仍掛鬢,微汗欲銷黃。
    縱便朦朧覺,魂猶逐楚王。

    93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94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

    95 《送靈師》 唐·韓愈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
    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
    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
    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96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后二首》 唐·韓愈

    晉人目二子,其猶吹一吷。
    區區自其下,顧肯掛牙舌。
    春秋書王法,不誅其人身。
    爾雅注蟲魚,定非磊落人。

    97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唐·柳宗元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
    名勞長者記,文許后生夸。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
    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詠史宮廷

    98 《衡州登樓望南館臨水花,呈房戴段李諸公》 唐·呂溫

    夭桃臨方塘,暮色堪秋思。
    托根豈求潤,照影非自媚。
    罥掛青柳絲,零落綠錢地。
    佳期竟何許,時有幽禽至。

    99 《送淡公》 唐·孟郊

    燕本冰雪骨,越淡蓮花風。
    五言雙寶刀,聯響高飛鴻。
    翰苑錢舍人,詩韻鏗雷公。
    識本未識淡,仰詠嗟無窮。

    100 《山中贈日南僧》 唐·張籍

    獨向雙峰老,松門閉兩崖。
    翻經上蕉葉,掛衲落藤花。
    甃石新開井,穿林自種茶。
    時逢海南客,蠻語問誰家。

    * 關于掛落的詩詞 描寫掛落的詩詞 帶有掛落的詩詞 包含掛落的古詩詞(6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