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掛心的詩詞(884首)
484
《再送蔣穎叔帥熙河二首》 宋·蘇軾
使君九萬擊鵬鯤,肯為陽關一斷魂。
不用寬心九千里,安西都護國西門。
余刃西屠橫海鯤,應予詩讖是游魂。
歸來趁別陶弘景,看掛衣冠神武門。
486
《夜夢?并引?》 宋·蘇軾
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馀日矣,澹然無一事。
學道未至,靜極生愁,夜夢如此,不免以書自怡。
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始及桓莊初。
490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宋·蘇軾
〔熙寧十年,詔以龍山廢佛祠為表忠觀。
元豐二年,通教自杭來,見予于吳興。
問:“觀亦卒工乎?”曰:“未也,杭人比歲不登,莫有助我者。
”余曰:“異哉,杭人重施輕財,是不獨為福田也,將自托于不朽,今歲成矣,子其行乎?”及還,作詩送之。
492
《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宋·蘇軾
先王舊德在民心,著令稱忠上意深。
墮淚行看會祠下,掛名爭欲刻碑陰。
凄涼破屋塵凝坐,憔悴云孫雪滿簪。
未信諸豪容郭解,卻從他縣施千金。
493
《夜夢》 宋·蘇軾
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
計功當坒春秋余,今乃初及桓莊初。
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釣魚。
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
495
《和黃秀才鑒空閣》 宋·蘇軾
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
掛空如水鑒,寫此山河影。
我觀大瀛海,巨浸與天永,九州居其間,無異蛇盤鏡。
空水兩無質,相照但耿耿。
497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498
《次韻張甥棠美晝眠》 宋·蘇軾
炎歊六月北窗涼,更覺甘如飯稻粱。
宰我糞墻譏敢避,孝先經笥謔兼忘。
憂虞心謝知時雁,安穩身同掛角羊。
要識熙熙不爭競,華胥別是一仙鄉。
499
《杭州修廣師法喜堂》 宋·王安石
浮屠之法與世殊,洗滌萬事求空虛。
師心以此不掛物,一堂收身自有余。
堂陰置石雙嵽嵲,石腳立竹青扶疏。
一來已覺肝膽豁,況乃宴坐窮朝晡。
500
《送吳顯道南歸》 宋·王安石
君不見蔡澤棲遲世看丑,豪氣英風亦何有。
忽然變軒昂,盛事傳不朽。
君今幸未成老翁,二十八宿羅心胸。
何不上書自薦達,封侯起第一日中。
* 關于掛心的詩詞 描寫掛心的詩詞 帶有掛心的詩詞 包含掛心的古詩詞(8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