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持重的詩詞(996首)

    721 《徑山白虎寺詩》 宋·朱翌

    繞郭尋好山,直北得睹徑。
    一重復一掩,間度略知名度峻。
    溪聲出左方,環玦步相應。
    萬木儼扶持,四山擁清潤。

    722 《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宋·朱翌

    黃菊一何好,持觴惟爾從。
    名應稱晚秀,色豈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
    霜威占清曉,直欲犯其鋒。

    723 《送楊亨仲還建康》 宋·朱翌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脫身。
    亦知懷琰琬,寧肯就風塵。
    船泛東吳夜,梅尋故國春。
    毛錐有持護,如子豈長貧。

    724 《太山篇》 元·楊維楨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
    上有云官、霞伯、明皇、玉女、金臺、石室高重重。
    三十六天第一洞,是為蓬玄太空之上穹。
    上帝賜以金篋之玉策,司命下土開群蒙。

    725 《修月匠歌》 元·楊維楨

    天公弄丸七寶曲,脆如琉璃拆如線。
    月中斤人八萬戶,敕賜仙廚瓊稍飯。
    什什伍伍入杳冥,妙手持天輕欲旋。
    千斤寶斧運化鈞,混沌皮開精魄見。

    726 《強氏母》 元·楊維楨

    強氏母,毗陵人,年已八十又一春。
    強家郎,未七旬,五十入官教邑民,六十轉官在鄰郡。
    大府婉畫方咨詢,守將急移檄,候吏持在門。
    強家郎,捧檄告母母欣欣,一笑還一嚬,庭前大樹風不停,孝子惜陰寸寸勤。

    727 《修月匠歌》 元·楊維楨

    天公弄丸七寶鈿,脆如琉璃拆如線。
    月中斤人八萬戶,敕賜仙廚瓊屑飯。
    什什伍伍入杳冥,妙手持天輕欲旋。
    斤斤寶斧運化鈞,混沌皮開精魄見。

    728 《送王知事遷臺架閣》 元·楊維楨

    河間王郎后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729 《感懷二十四首》 明·劉基

    我有綠綺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軫,音韻鏘琳瑯。
    上弦感薰風,下弦來鳳皇。
    世耳不欲聞,子期今則亡。
    愿持獻重華,路阻川無梁。

    730 《正月廿三日得臺州黃元徽書有感(三首)》 明·劉基

    結交無疏戚,艱難見平生。
    金石茍不渝,萬里如兩楹。
    重山非云遠,邈若遼與荊。
    嬿婉豈不懷,蛇虺正驕獰。
    手持故人書,心念故人情。
    開書問故人,淚下如雨傾。
    ¤

    731 《送鳳茶與記室燕學士詩》 宋·夏竦

    綠荈圜規異,紅滕篆印新。
    爭先御府貢,初摘建溪春。
    膩滑重蒼璧,嬌黃聚麹塵。
    焙痕連井字,鳳刻疊龍鱗。
    玉座均芳旨,金華寵侍臣。
    齋心分一餅,持贈輞川人。

    732 《景仁欠道齋禮院予與和叔過之值其方飲引去二》 宋·韓維

    肅肅奉常署,高門敞天街。
    群英謹邦祠,先事戒潔齋。
    我時過其舍,值與眾客儕。
    方聞治杯酌,避去禮亦諧。

    733 《遺吳沖卿大饗碑文》 宋·韓維

    蒼碑剝龍螭,突兀古殿側。
    世變文字異,歲久苔蘚蝕。
    諒非好事者,塵土未嘗拭。
    我來仰首看,百過不自息。

    734 《次韻和之美十日菊》 宋·韓維

    孤根隨地發,繁蕊破霜遲。
    但取凋零晚,何憂賞愛移。
    物情傷老大,人事閱興衰。
    會有陶彭澤,清樽與重持。

    735 《答崔象之見謝之作》 宋·韓維

    陰風吹沙走長衢,方駕往過君之廬。
    主人好事樂間尚,揖我謂我非俗儒。
    欣然開館掃塵榻,語論清簡發不虛。
    投冠釋帶聊自放,安用俗禮空囚拘。

    736 《答象之謝惠黃精之作》 宋·韓維

    仙經著靈藥,茲品上不刊。
    服之歲月久,衰羸反童顏。
    巖居有幽子,乘時劚蒼山。
    溪泉濯之潔,秋陽暴而乾。

    737 《招景仁飲》 宋·韓維

    紅薇花拆萱草丹,萬鈴嘉菊重臺蓮。
    問公此時胡不飲,樂有至理須鑽研。
    后夔已遠師曠死,寂寞千載無其傳。
    公窮天數索圣作,坐使綠鬢成華顛。

    738 《何龍圖赴上秘閣同諸君賦詩》 宋·韓維

    華閣岧峣冠道山,群公清曉集初筵。
    獨持金印承新命,重對牙簽識舊編。
    英俊雍容欣接袂,文章疏闊愧懷鉛。
    一時高會形風什,留作儒林故事傳。

    739 《酬隨子直十五兄》 宋·鄭獬

    通州窮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虧,床下矍索穴蟛蜞。
    我初來居常吟悲,見君顏采方伸眉。

    740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網紀提諸郡,朝廷重外臺。
    舉今持使柄,第一議公才。
    心計籠寰宇,時名薄斗魁。
    邦家經費足,山海利源開。

    * 關于持重的詩詞 描寫持重的詩詞 帶有持重的詩詞 包含持重的古詩詞(9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