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持綱的詩詞(78首)
41
《感遇(四首)》 明·鄭夢周
西山何所有,深谷多芳薇。
采采者誰子,叔齊與伯夷。
食粟良可恥,采薇非為饑。
姬氏除暴亂,八百會不期。
天下皆稱圣,斯人獨是非。
高節凜千祀,綱常以扶持。
¤
43
《獨漉篇》 明·顧璘
獨漉獨漉,水多泥滑。
泥滑道阻,傷我車轂。
持膏作燭,將以照夜。
虛花掩光,不逮槃下。
44
《周玄初祈晴詩》 明·申屠衡
寥陽之闕天皇居,百靈拱衛群真趨。
羽人神游尻為輿,招搖御氣凌空虛。
九關洞啟光縣珠,綠章封奏人間書。
吳田潦淫三月余,吳淞決防連具區。
45
《四明山歌》 明·沈一貫
我昔長歌《天姥吟》,今來飛越江之深。
煙波浩蕩都在眼,蒼蒼白鹿紛可尋。
游足未開意已窘,片云隱約前村盡。
適來縱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爾三百八十芙蓉之峰相鉤連
48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49
《寒夜歌》 宋·陸游
陸子七十猶窮人,空山度此冰雪晨。
既不能挺長劍以抉九天之云,又不能持斗魁以回萬物之春,食不足以活妻子,化不足以行鄉鄰。
忍饑讀書忽白首,行歌拾穗將終身。
論事憤叱目若炬,望古踴躍心生塵。
50
《偶書》 宋·宋祁
遠作分符守,猶為持橐官。
易漂非待煦,自栗不須寒。
發變他年素,心馀即日丹。
過門休骯臟,逢路定汍瀾。
53
《送貢士會試京師》 明·高啟
國家文治今百年,多士孰賚皆知天。
南宮坐試二三策,能使海內無遺賢。
院門晨開官燭爛,白袍鵠立人五千。
上談禮樂祖姬孔,下議制度輕讎玄。
54
《答衍師見贈》 明·高啟
衍師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軒然出人群,快若擊霜鷂。
早嘗垂長紳,挾冊誦周邵。
欲陳興壞端,往應乞言詔。
55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56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8
《紀關隴》 宋·鄭剛中
十載三光分,號令南北阻。
四達禮義鄉,限礙成蠻楚。
帝王豈無真,社稷固有主。
欃槍不待射,避路過河滸。
59
《梅》 宋·曹勛
吾家舍西多此梅,白玉花綴棠棣枝。
冒寒糝糝已蘊玉,自開及謝酒屢持。
羈棲臨安三換歲,向來一醉知無期。
君家此花富冰艷,舉觴折贈如云披。
* 關于持綱的詩詞 描寫持綱的詩詞 帶有持綱的詩詞 包含持綱的古詩詞(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