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持毫的詩詞(176首)
161
《送鄭舜舉赴闕》 宋·陳棣
備員無補見絲毫,幸喜為官似馬曹。
每許蕪音持布鼓,更容劣技試鉛刀。
兼收屢賜百金諾,借重終期一字褒。
廊廟他時應有待,誓將么麼寄鈞陶。
162
《得水蒼佩》 宋·陳宓
被褐磊落懷,白日凝光采。
初疑東君佩,擲地今猶在。
工倕巧得之,刻畫探真宰。
饑蛟出潛淵,怒勢吁可駭。
166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167
《贈明師》 宋·郭印
四民不相奪,事業勤且專。
所適既多歧,乃為異物遷。
初心轉錯亂,故步成跰躚。
一縱不可收,有如解纜船。
168
《和向倅韻》 宋·彭龜年
今日若馭風,前日如負甑。
乘興試一出,意到即為勝。
薌林有高人,能識未病證。
談鋒不可遏,勇若春筍迸。
169
《勉呂之壽》 宋·丘葵
泛泛水中舟,有紼以麗維。
蕩蕩人之情,有禮以執持。
武公年九十,猶思慎其儀。
吾儕未耆老,盍亦相箴規。
云胡工誦說,志行乃有虧。
此病當自省,所差只毫嫠。
勉哉為已學,先民不我欺。
171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173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 關于持毫的詩詞 描寫持毫的詩詞 帶有持毫的詩詞 包含持毫的古詩詞(1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