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持支的詩詞(234首)

    101 《三友篇贈珪老》 宋·許翰

    平生我三友,四海吳李孫。
    抱能不時施,戎馬生中原。
    孫既北隨難,落日黃塵昏。
    吳亦南投荒,蠻瘴愁朝暾。

    102 《比干臺》 宋·趙瞻

    九閽大壞一木支,勢知不可誠不欺。
    商之三仁異所歸,死諫不欲狂囚為。
    賢哉萬世忠臣師,比干而已前其誰。
    諫不當顯何所持,忠必愛君無拂辭。

    103 《寧宗朝享三十五首》 宋·真宗

    天地熙泰,躋時升平。
    闡符建壇,聲這文明。
    君臣賡載,夷夏肅清。
    本支百世,持盈守城。

    104 《浯溪》 宋·鍾興嗣

    羯奴禍唐室,宗社已傾危。
    翠華幸西蜀,大物孰主持。
    儲君起靈武,事亦從權宜。
    人望既有屬,奸孽就誅夷。

    105 《山居詩二首呈諸道侶》 元·丁鶴年

    懶散形骸不自持,黃冠聊束鬢邊絲。
    頻來猿鶴渾相識,久混龍蛇竟不知。
    養拙最宜情澹泊,全生深藉德支離。
    看云本自忘饑渴,況有冰泉與石芝。

    106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107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108 《呈西平侯沐公》 明·劉炳

    股肱竭力定皇都,開國功成與眾殊。
    玉帶朱纓持虎節,翠支金鉞護龍車。
    秦關柱石風云會,漢室山河日月扶。
    慚愧腐儒無補報,得從門下曳長裾。

    109 《湘南雜詠(三首)》 明·劉三吾

    大廈原非一木支,諸賢坐失有為時。
    不緣天上云龍會,誰解湘南蚌持?垂翅夕陽鴻去遠
    ,游神華表鶴歸遲。
    爭如漚鷺忘機好,依舊無心在水湄。
    ¤

    110 《擬古》 明·錢宰

    出門萬里別,行行遠防邊。
    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
    四運秋復春,不見君子還。
    燕車北其轍,越馬南其轅。

    111 《受之貽我盆中古檜報以短歌》 明·沈春澤

    冬冬叩門驚坐起,一札傳來香霧泚。
    乃是錢郎貽我書,古檜忽從庭下徙。
    虬枝鐵干不似人間來,柏葉松身何足擬。
    君言爾有涼月臺,移傍朱闌故可喜。

    112 《四明山歌》 明·沈一貫

    我昔長歌《天姥吟》,今來飛越江之深。
    煙波浩蕩都在眼,蒼蒼白鹿紛可尋。
    游足未開意已窘,片云隱約前村盡。
    適來縱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爾三百八十芙蓉之峰相鉤連

    113 《寄贈俞士行淮上治漕》 明·沈一貫

    葡萄邸前春雨多,典客館下牽六騾。
    將軍抱持貔虎略,且與黿鼉爭水波。
    江河之決雖天事,支祈安得稱非祟。
    佽飛劍出江水渾,浪拍芙容茜花細。

    114 《讀金陵俞仲髦荔枝辭戲作五十四韻》 明·宋玨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貶楓亭驛,甘作驛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飽啖之。
    事有謬不然,傾耳聽我詞。

    115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116 《登陸文安公象山祠堂故址》 明·張宇初

    羲堯體乾運,王道持倫綱。
    舜禹襲神器,精一斯傳彰。
    周亡《雅》、《頌》息,仲尼語張皇。
    伊說佐受命,況軻司振揚。

    117 《感辛夷花曲》 明·朱曰藩

    昨日辛夷開,今朝辛夷落。
    辛夷花房高刺天,卻共芙蓉亂紅萼。
    小山桂樹猶連卷,五湖荷花空綽約。
    連卷綽約宜秋日,端居獨養征君疾。

    118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119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老人八十余,不識城市娛。
    造物偶遺漏,同儕盡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120 《次韻王鞏留別》 宋·蘇軾

    去國已八年,故人今有誰。
    當時交游內,未數蔡克兒。
    豈無知我者,好爵半已縻。
    爭為東閣吏,不顧北山移。

    * 關于持支的詩詞 描寫持支的詩詞 帶有持支的詩詞 包含持支的古詩詞(2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