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撥煩的詩詞(39首)

    21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22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23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4 《和陶》 宋·黃文雷

    林表有宿靄,谷鳥相啾喧。
    聽此心煩勞,啟窗西南偏。
    天氣總未佳,白云生隴山。
    欲訪云間人,雨至或未還。
    撥灰書且住,首肯心中言。

    25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26 《呈癡絕庵主頌》 宋·徐敏子

    癡絕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徑山去。
    地水火風分裂時,親書贈予黃葛布。
    蛻封讀罷咽無語,會得龍須能辟暑。
    豈知玉骨本清涼,書則珍藏布不取。

    27 《送水云歸吳》 宋·鄭惠真

    琵琶撥盡昭君泣,蘆葉吹殘蔡琰啼。
    歸見林逋煩說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28 《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宋·梅堯臣

    始謫夷陵日,當居建德年。
    一書冤逐客,四詠繼稱賢。
    自謂臨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畫榼,素鯉養泓泉。

    29 《次韻王山甫春日出郊探梅》 宋·王之道

    倚竹有佳人,天寒玉肌溫。
    永懷經年別,及此春日暄。
    幽閒誰與娛,依依映丘樊。
    計臺二三友,才高工撥繁。

    30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31 《李卿琵琶引》 元·楊維楨

    李卿李卿樂中仙,玉京侍宴三十年。
    自言弦聲絕人世,樂譜親向鈞天傳。
    今年東游到吳下,三尺檀龍為予把。
    胸中自有天際意,眼中獨恨知音寡。

    32 《送樂季和》 宋·李流謙

    袖有禮神璧,橫夭射螮蝀。
    攜持易羊皮,賢士銜隱痛。
    短檠風雪窗,鼎鐘入宵夢。
    出門雀適羿,挽弓不再中。

    33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4 《十一月十五日風大作偶成四十字》 宋·趙蕃

    江南無此風,羸疾詎煩攻。
    異事真同颶,夸辭懶問雄。
    梅猶隱荊棘,菊已墮蒿蓬。
    坐撥寒灰盡,詩成欠得工。

    35 《壽漕使者帥黃大監》 宋·程公許

    金華仙人紫綺裘,朝戲三山暮十洲。
    偶經劍浦弭節留,浪花噴雪躍虯。
    海若禠氣馮夷愁,精英為公一日收。
    義理之窟探魯鄒,詞章之工近韓歐。

    36 《菰菜》 宋·周弼

    江邊野灘多老菰,抽心作穗秋滿湖。
    拂開細谷芒敷舒,中有一米連三稃。
    剖之粒粒皆尖小,整齊遠過占城稻。
    不煩舂簸即晨炊,更勝青精顏色好。

    37 《題四皓對奕瀹茶圖各一絕》 宋·艾性夫

    石乳云腴撥不開,春風瀲滟碧磁杯。
    應無俗客煩敲臼,只恐東宮聘使來。

    38 《謁翁丈四十韻》 宋·李處權

    之子儒林杰,斯文國士稱。
    詞章曹植擅,典故叔孫能。
    秉哲中逾曠,撝謙外匪矜。
    世家非冠玉,人物是壺冰。

    39 《緣識》 宋·宋太宗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從生真是漢。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 關于撥煩的詩詞 描寫撥煩的詩詞 帶有撥煩的詩詞 包含撥煩的古詩詞(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