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拜門的詩詞(853首)

    421 《里中張氏母出與邑宰母宴錢以詩》 宋·方輗

    張氏母袁稱壽星,生紹興庚申今有百五齡。
    子孫耕稼食可飽,女婦紡織織衣稱情。
    白發既脫生黑發,耳目聰明長步行。
    五朝皇帝恩廣大,一老平時身太平。

    422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423 《寶善堂為薛玄卿題》 宋·黃叔美

    人孰不有母,鮮能報其恩。
    人孰不有弟,鮮能念同根。
    漢興尺布謠,鄭有誓泉言。
    所以憂世事,永嘆鹡鴒原。

    424 《詠華林書院》 宋·黃夷簡

    桐軒瀟灑遠塵機,伯始英風世不衰。
    千畝自封輕渭叟,五經同拜重宣尼。
    衣無常主門多義,倉有余糧俗共熙。
    仁智眼前從所樂,利名身外更何思。

    425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426 《荔枝》 宋·金暕

    金狄門前拜詔新,白龍臺下擁朱輪。
    蕉花雨里千兵路,荔子風中萬馬塵。

    427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428 《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 宋·李璉

    云杪熒熒一塔燈,覺皇舍利寶煙凝。
    山門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禮拜僧。

    429 《詠華林書院》 宋·李宗諤

    華林有胡氏,孝義共知名。
    宅對千峰秀,家傳雙桂榮。
    書樓藏六籍,講席聚諸生。
    官序新春拜,門閭往歲旌。

    430 《句》 宋·劉旦

    紫宸拜賜鳴雙笏,皂蓋頒春佩左符。
    膺門昔忝登龍客,董墓今悲下馬人。
    感惻復何言。

    431 《陽朔鑒山寺》 宋·劉坦齋

    鑒山最有登臨勝,門巷縈回知幾重。
    此日樓頭瞻御墨,何時天上覩飛龍。
    關河痛隔魚紋斷,臣子遙申虎拜恭。
    欲托離騷寫愁思,涉江何處采芙蓉。

    432 《耕圖二十一首·浸種》 宋·樓璹

    谿頭夜雨足,門外春水生。
    筠籃浸淺碧,嘉谷抽新萌。
    西疇將有事,耒耜隨晨興。
    只雞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433 《道上有感》 宋·呂祖儉

    群書亂插架,荏苒忽忘年。
    歸來誰謂必,拂拭復茫然。
    圣遠道難繼,事變如山連。
    寒夜煨芋栗,炎天浮藕蓮。

    434 《游洞霄紀實》 宋·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里,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435 《贈稠長老》 宋·區仕衡

    雙樹林間結草庵,拈花一笑拜瞿曇。
    玄風像栗餐亭午,堂下門徒且放參。

    436 《孟秋陪祀》 明·任道

    親王代祀撫松楸,玉座金門敞素秋。
    日月麗文深睿想,風云齊仗儼神游。
    鐘離樹老幻宮壯,芒碭山高王氣浮。
    此日彤庭瞻拜地,祠光應徹五城樓。

    437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云門一棒,高峰三拜。
    一家不如一家,各自保守疆界。

    438 《頌古三十一首》 宋·釋如本

    草戶柴門謝子來,躬身下拜笑眉開。
    深深密密親分付,莫道寶山空手回。

    439 《送陳堯叟赴廣西漕》 宋·宋湜

    憐君將命拜新恩,送別都門亦斷魂。
    雨歇佳林秋更暖,瘴連梅嶺日多昏。
    詔頒海徼征徭薄,兵罷蠻州市井繁。
    愧我不才居禁近,前春灑掃待回轅。

    440 《惠山寺并簡竇公》 宋·蘇紳

    綺塍行盡入松門,暫拂塵纓袖惹云。
    海月未升樓上見,湖波初起坐中聞。
    寶扉膜拜青蓮相,石案傍行白{在疊右毛}紋。
    促榻偶隨居士語,煮茶燒栗到宵分。

    * 關于拜門的詩詞 描寫拜門的詩詞 帶有拜門的詩詞 包含拜門的古詩詞(8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