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拜蹈的詩詞(40首)
21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22
《和吳沖卿元會》 宋·梅堯臣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云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腳回。
黃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25
《雜詩(二首)》 明·程誥
閑觀《逸民傳》,獨愛鹿門老。
上冢亦攜家,城市未嘗到。
床下拜臥龍,畎畝終身好。
遺安一時言,千古仰高蹈。
¤
26
《送駕北征》 明·劉溥
正統十四年,秋七月甲午,皇帝提大兵,親行討北虜。
其晨日旁氣,中黑外如火。
北風轉旗腳,獵獵不停舞。
此行為宗社,倉卒出未預。
28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30
《和北山一首》 宋·劉克莊
幅巾高蹈挹洪崖,閑灑銀鉤著玉杯。
文律不論先漢后,詩源遠自國風來。
卻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師肯鑄回。
極欲去修床下拜,扁舟歸夢繞南臺。
31
《答束徽之索詩》 宋·王令
世味久已諳,多惡竟少好。
惟詩素所嗜,決切欲深造。
人安己不休,眾恥我獨冒。
有如獺行跡,欲改復自蹈。
32
《明堂禮成》 宋·白玉蟾
豐年有高廩,宗祀拜明堂。
玉輅迎閶闔,銀蟾躍未央。
虎賁森鹵簿,龍袞照旂常。
寶幄燃紅炬,璇霄降紫皇。
33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34
《送許丈赴行在》 宋·鄧肅
狄犬夜吠夷門月,乾坤易位人泣血。
那知千官舞蹈回,馬上洋洋面不熱。
許侯逆風敢孤騫,黃金圍腰挽不前。
大明升天狐兔遯,再拜丹墀吾節全。
35
《送王仲矜倅興元》 宋·樓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蜀道易,易於履平地。
蜀山天險固自若,視難為易在人爾。
王尊真有四方志,叱馭徑行了無累。
39
《緣識》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上林花結和香霧,絮壓輕輕軟似綿。
寰中運啟大平年,文武須精百藝全。
弄影馬驕難控勒,龜茲韻雅奏釣天。
40
《鄭太灼灸戲成》 宋·王洋
丈人國地龜,千古秘清廟。
側聞扈圣初,彤庭獻喜兆。
從此氛霧開,屢錫休瑞報。
珪璋厭紛華,江湖樂豐好。
* 關于拜蹈的詩詞 描寫拜蹈的詩詞 帶有拜蹈的詩詞 包含拜蹈的古詩詞(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