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拜橋的詩詞(117首)
101
《水月園》 宋·樓鑰
具美杯殘意未休,相將重上望湖樓。
樓臺忽已居平地,風月何曾識舊游。
更挈酒樽過水月,坐增詩興滿滄洲。
春風共約新橋畔,遙拜雙龍萬斛舟。
102
《虞萬州生日》 宋·魏了翁
春風吹我游錦官,客眸飽作滄江觀。
鶴飛自由白日靜,山來不斷平野寬。
主人聞客倒屣迎,案頭點易朱未乾。
速呼朋儔俾接席,又遣兒女來拜前。
103
《游衡山》 宋·徐照
衡山七十二,高是祝融峰。
下界蠻方近,中天岳勢崇。
四維皆佛占,絕頂正秋濃。
翼宿平垂地,雷池暗起龍。
107
《陳文正黃庭帖贊》 宋·岳珂
隆興圣主臨盛朝,元臣堂堂冠蟬貂。
鎮撫百度服天驕,九鼎安固屹莫搖。
凜然遺墨松后凋,美錦不裼璞不雕。
百年攸熺均童妖,惜我喬木屈艾蕭。
109
《伏虎嶺殘雪》 宋·趙文
晴得一霜晴更穩,飽飯不怕伏虎嶺。
山高積雪凍猶在,昨日空驚雪畫本。
日烘高樹玉槎牙,時有冰花墮無影。
紛紛垂絲白海棠,得冷時能略蘇醒。
110
《南柯子 七夕吟》 元·馬鈺
天上初流火,人間乍變秋。
鵲橋銀漢瑞云浮。
織女今宵,何處喚牽牛。
閨女離閨閣,無愁自起愁。
焚香乞巧拜無休。
恁肯灰心,守拙列仙儔。
111
《鳳陽使還》 明·張羽
拜陵初罷雪云晴,使者南還荷圣靈。
馬上頓更新舊歷,風前重數短長亭。
逢人問俗諳傖語,到處尋源驗水經。
卻憶長干橋畔柳,歸時應待眼青青。
112
《和陳中行校書》 宋·陳宓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陽。
風月已為友,云水環其鄉。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揚揚。
蕭疏謝公墅,淡靜午橋莊。
114
《七夕和韻》 宋·李復
東方牽牛西織女,飲犢弄機隔河渚。
西風忽起怨夜長,相望盈盈不得語。
走投上帝貸金錢,五云飛來結香軿。
曳裾指露天榆冷。
116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117
《七月七日》 宋·于石
西風掃殘暑,微月澹新秋。
相傳織女星,今夕嫁牽牛。
翩翩聯鵲橋,亭亭擁龍辀。
多少乞巧人,笑語穿針縷。
* 關于拜橋的詩詞 描寫拜橋的詩詞 帶有拜橋的詩詞 包含拜橋的古詩詞(1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