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抒情寫茶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似道思歸樂,行人掩泣聽。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憂憤氣不散,結化為精靈。
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海蠻聞有明天子,驅犀乘傳來萬里。一朝得謁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天子矜憐不忍殺,詔徙東南吳與越。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幾許。甲乙三道科,蘇杭兩州主。才能本淺薄,心力虛勞苦。可能隨眾人,終老于塵土。
藹藹春景馀,峨峨夏云初。躞蹀退朝騎,飄飖隨風裾。晨從四丞相,入拜白玉除。暮與一道士,出尋青溪居。
慶吊經過懶,逢迎跪拜遲。不因時節日,豈覺此身羸。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
寫馬
帝命河岳神,降靈翼軒轅。天王委管籥,開閉秦北門。頂戴日月光,口宣雨露言。甲馬不及汗,天驕自亡魂。
身外無徭役,開門百事閑。倚松聽唳鶴,策杖望秋山。萍任連池綠,苔從匝地斑。料無車馬客,何必掃柴關。
悼亡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用在得正,明以知微。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長。頭圓筋骨緊,兩眼明且光。去年學官人,竹馬繞四廊。指揮群兒輩,意氣何堅剛。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羲。誓將上雪列圣恥,坐法宮中朝四夷。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貙貙生羆。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麾。
唐詩三百首敘事詠史
帝里本無名,端居有道情。睡魂春夢斷,書興晚窗明。老擬歸何處,閑應過此生。江湖終一日,拜別便東行。
上嗣位六載,吾宗刺桐川。余來拜旌戟,詔下之明年。是時春三月,繞郭花蟬聯。嵐盤百萬髻,上插黃金鈿。
魏中義士有馮燕,游俠幽并最少年。避仇偶作滑臺客,嘶風躍馬來翩翩。此時恰遇鶯花月,堤上軒車晝不絕。
貧賤如故舊,少壯即相依。中心不敢厭,但覺少光輝。向來乘時士,亦有能奮飛。一朝權勢歇,欲退無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