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招顯的詩詞(43首)
21
《登清涼石有感》 明·丘梁
君不見,清涼山前一靈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說法座,千古流傳夸勝跡。
我生聞說自孩提,將信還疑難考索。
22
《清渭八景·桐畈犁耕》 宋·何子舉
村北村南布谷聲,豳風歌罷足關情。
攜朋日向東園酌,佩犢時從谷口耕。
花雨一犁春信早,稼云萬頃歲功成。
君王正此招賢用,胡不當初顯姓名。
23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24
《碧澗書堂》 宋·林夢英
臨川遇鄒君,示我銅陵辨。
相邀游其間,百聞須一踐。
自從雙耳聾,已辦兩足繭。
武夷乃招隱,仙都輒策蹇。
25
《還珠洞次曾宏正韻》 宋·蕭桂林
標柱征南不記春,未應追感淚流痕。
巖虛生白□心地,波洑澄清肅耳根。
壯士於斯留顯跡,大夫非此賦招魂。
江山今古人何在,戰馬嘶風憶故園。
26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27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29
《小峨眉》 宋·范成大
三峨參橫大峨高,奔崖側勢倚半霄。
龍跧虎臥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朝。
禹從岷嶓過其下,奠山著藉稱雄豪。
告成歸來兩階舞,泗濱錫貢備九韶。
31
《實紀二十韻》 宋·晁說之
雙廟之前扁舟艤,太原失守胡塵起。
鐵馬渡河京城閉,堤上奔亡如磨螘。
不是清河早腹兵,千櫓萬舳去何已。
百家相逢不相識,同聲嘆言有如此。
35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36
《賦山居》 宋·趙蕃
何謂雪名寮,應同立積腰。
要為膏以潤,不作晛而消。
園小鋤斯食,書多復不枵。
青云附能顯,況乃白云招。
37
《送陳糾任滿歸》 宋·姚勉
江西道院春風里,田里嘆愁聲不起。
黃堂太守政如神,館閣掾官清似水。
掾官皆清誰最優,寮中錄參陳太丘。
奮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筆庸常流。
39
《虞美人 戰公索修行》 元·王哲
安爐燒出清涼景。
捉住風飚影。
輕中盈滿得逍遙。
自然心月,空外顯彰昭。
當初元約惺尤省。
天詔應邀請。
仙音一派瑩聲招。
此時還許,返本
* 關于招顯的詩詞 描寫招顯的詩詞 帶有招顯的詩詞 包含招顯的古詩詞(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