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拈鏡的詩詞(57首)

    41 《沁園春·再見新正》 元·元好問

    再見新正,去歲逐貧,今年逐窮。
    算公田二頃,誰如元亮,吳牛十角,未比龜蒙。
    面目堪憎,語言無味,五鬼行來此病同。
    *鹽里,似楊雄寂寞,韓愈龍鐘。

    42 《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宋·韓維

    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
    飛泉洶涌出峰后,四時激射蒼巖。
    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
    援蘿俯瞰石底凈,明鏡光溢青瑤函。

    43 《春雨贈陳主管》 宋·陳造

    初宵微月尚窺簷,雨腳斜斜曉入簾。
    春謝歡悰風處減,愁將老色鏡中添。
    頗思甫里陪觴詠,不嘆周南更滯淹。
    倚賴宗盟慰牢落,得閑詩筆未妨拈。

    44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45 《上曹憲使五十韻》 宋·程公許

    驥不稱其力,文當與德兼。
    褊能多悻悻,小器成沾沾。
    行世吾誰與,窺公意自厭,秉心漫以格,植操靜而廉。

    46 《棲閑堂》 宋·蘇泂

    紛紛世界多金寶,試覓一閑何處討。
    天公忌閑亦惜閑,似欲人人忙里老。
    長安道上人如煙,信有陰陽錯昏曉。
    食升衣尺我類渠,玉帶金魚為誰好。

    47 《和耜巖贊易傳來韻》 宋·何夢桂

    三釜養弗違,五斗腹已饜。
    歸無買山銀,聊占白石崦。
    崦西有斗室,草色青入簾。
    有時獨悲歌,白云低覆檐。

    48 《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宋·仇遠

    倦游嬾著小烏巾,短發絲絲雪滿簪。
    信手拈書聊慰眼,轉頭忘事太無心。
    笑他杜老頻看鏡,愛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時攜佳紙索新吟。

    49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 當代·錢鐘書

    心如水鏡筆風霜,掌故拈來妙抑揚。
    月旦人多譚藝少,覃溪曾此說漁洋。

    50 《偶見二十六年前為絳所書詩冊、電謝波流似》 當代·錢鐘書

    百宜一好是天然,為說從來鏡懶看。
    拈出夭韶馀態在,恰如詩品有都官。

    51 《衰疾幾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爛漫矣忽往一觀成古》 宋·張镃

    年前約園梅,梅開主人病。
    初英僅一窺,旋遭風雨橫。
    瑰奇恥浪設,收卷歸盡凈。
    追攀夢中事,詎復形嘯詠。

    52 《仙湖歌》 宋·趙汝鐩

    湖之綠兮如藍,湖之明兮如鏡。
    藍染晴空晚色鮮,鏡照天宇秋毫凈。
    乾坤兩間共開避,魚鳥四時自飛泳。
    炎州著腳苦蒸郁,對此恍入清涼境。

    53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已學故學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
    戲拈當日顏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54 《題史元量芳潤堂》 宋·郭印

    圣經杲杲日翔空,元與后學開愚蒙。
    著述成書不得已,令人誦習知吾宗。
    辭文旨遠非外至,一一流出自胸中。
    如木有根水有源,敷榮浸漬乃無窮。

    55 《偈頌六十八首》 宋·釋法薰

    明如鏡,黑如漆。
    四七二三,多虛少實。
    靈山拄杖,且拈告壁。

    56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祖佛從來不為人,衲僧今古競頭走。
    明鏡當臺列象殊,一一面南看北斗。
    斗柄垂,無處討。
    拈得鼻孔失卻口。

    57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明·程嘉燧

    吟君詩送春歸日,我正顛狂欲濕衣。
    燭滅清歌高閣罷,酒醒疏雨小船歸。
    慵拈雪鏡愁邊照,判遣風花醉里飛。
    預恐老添情轉劇,明年春到興先違。
    ¤

    * 關于拈鏡的詩詞 描寫拈鏡的詩詞 帶有拈鏡的詩詞 包含拈鏡的古詩詞(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