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拄天的詩詞(331首)

    61 《勸酒》 唐·白居易

    勸君一醆君莫辭,勸君兩醆君莫疑,勸君三醆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時勝醒時。
    天地迢遙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

    62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唐·白居易

    何處畫功業,何處題詩篇。
    麒麟高閣上,女幾小山前。
    爾后多少時,四朝二十年。
    賊骨化為土,賊壘犁為田。

    63 《題中峰》 唐·費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與石泉。
    晴景獵人曾望見,青藍色里一僧禪。

    64 《望九華山》 唐·林滋

    茲山突出何怪奇,上有萬狀無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pI嵬如嬰兒。
    玉柱金莖相拄枝,干空逾碧勢參差。

    65 《石頭城》 唐·李群玉

    伯業隨流水,寒蕪上古城。
    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
    八極悲扶拄,五湖來止傾。
    東南天子氣,掃地入函京。

    66 《句》 唐·鄭仁表

    文章世上爭開路,閥閱山東拄破天。

    67 《太湖詩·游毛公壇》 唐·皮日休

    卻上南山路,松行儼如廡。
    松根礙幽徑,孱顏不能斧。
    擺履跨亂云,側巾蹲怪樹。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塢。

    68 《太湖詩·縹緲峰》 唐·皮日休

    頭戴華陽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侶,來上縹緲峰。
    帶露嗅藥蔓,和云尋鹿蹤。
    時驚q0p0鼠,飛上千丈松。

    69 《五歌·刈獲》 唐·陸龜蒙

    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才遮畝。
    芒粒稀疏熟更輕,地與禾頭不相拄。
    我來愁筑心如堵,更聽農夫夜深語。

    70 《奉酬襲美苦雨見寄》 唐·陸龜蒙

    松篁交加午陰黑,別是江南煙靄國。
    頑云猛雨更相欺,聲似虓號色如墨。
    茅茨裛爛檐生衣,夜夜化為螢火飛。

    71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72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 ——孟郊
    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葉, ——韓愈
    翡翠開園英。
    流滑隨仄步, ——孟郊

    73 《梓栗杖送人》 唐·齊己

    禪家何物贈分襟,只有天臺杖一尋。
    拄去客歸青洛遠,采來僧入白云深。
    游山曾把探龍穴,出世期將指佛心。
    此日江邊贈君后,卻攜筇杖向東林。

    和詩思念

    74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75 《絕句》 唐·呂巖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
    于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
    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
    若人尋得水中火,有一黃童上太微。

    76 《通道》 唐·呂巖

    通道復通玄,名留四海傳。
    交親一拄杖,活計兩空拳。
    要果逡巡種,思茶逐旋煎。
    豈知來混世,不久卻回天。

    77 《大言詩》 唐·譚峭

    線作長江扇作天,靸鞋拋向海東邊。
    蓬萊信道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

    78 《念奴嬌》 宋·劉一止

    故山秋晚,嘆蕭蕭華發,霜林同色。
    崖谷題詩追舊賞,往往蒼苔綠壁。
    二士權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過,了知境是空寂。

    79 《水調歌頭(丁丑春與鐘離少翁、張元鑒登垂虹)》 宋·張元干

    拄策松江上,舉酒酹三高。
    此生飄蕩,往來身世兩徒勞。
    長羨五湖煙艇,好是秋風鱸鲙,笠澤久蓬蒿。
    想像英靈在,千古傲云濤。

    80 《好事近(登梅仙山絕頂望海·十二之八)》 宋·陸游

    揮袖上西峰,孤絕去天無尺。
    拄杖下臨鯨海,數煙帆歷歷。
    貪看云氣舞青鸞,歸路已將夕。
    多謝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 關于拄天的詩詞 描寫拄天的詩詞 帶有拄天的詩詞 包含拄天的古詩詞(3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