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抱余悲的詩詞(88首)
41
《爭臣論》 唐·韓愈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古文觀止議論寫人
42
《自尤》 宋·蘇洵
五月之旦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
嗟予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怨人。
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醉辛。
43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44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歲聿莫而歷蹇兮,執霜心以為柄。
揚真氣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見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驚箕伯之襲幃兮,撞我思之悠悠。
46
《招楊之罘》 唐·韓愈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
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
柏移就平地,馬羈入廄中。
馬思自由悲,柏有傷根容。
47
《招楊之罘》 唐·韓愈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
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
柏移就平地,馬羈入廄中。
馬思自由悲,柏有傷根容。
4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49
《次韻國香詩》 宋·王铚
百花零落悲春晚,不復林園門可款。
待花結實春已歸,到頭只有東家管。
楚宮女子春華敷,為云為雨皆有余。
親逢一顧傾國色,不解迎人專城居。
50
《憶舊游》 宋·張炎
故態頓消。
以余之況味,又有甚于元父者,抑重余之惜,因賦此調,且寄元父,當為余愀然而悲也
嘆江潭樹老,杜曲門荒,同賦飄零。
乍見翻疑夢,對蕭蕭亂發,都是愁根。
54
《聽斗谷宗侯琵琶歌》 明·來復
我與宗侯相遇時,乃在長安客舍里。
宗侯弱冠我尚幼,相留夜宿常同被。
是時來生對彈棋,屢愧負進訝技師。
兩三青衣善絲竹,日來勸酒向客屋。
56
《還楊遂蜀中集》 宋·王禹偁
上玄茫昧胡為乎,施設吾道生吾徒。
否多泰少是天意,生有述作死不虛。
圣人憂患方演易,賢者窮愁始著書。
盡令富貴陷逸樂,蠢蠢戢戢如雞豬。
57
《答黃藪富道》 宋·王令
角角適時足,力走猶或遲。
從而不逮人,不若坐視之。
而予始用此,已無先人思。
間自念斯世,固亦未易為。
58
《憶第》 宋·蔡襄
清溪曲曲抱山斜,繞溪十里薔薇花。
春風吹香襲人骨,乾紅淡白相交加。
眼睛眩晃不能視,爛如赤日凌朝霞。
時有扁舟向中下,共疑來處從仙家。
59
《貞婦》 宋·李呂
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60
《聞箏作》 宋·劉子翚
月高夜鳴箏,聲從綺窗來。
隨風更迢遞,縈云暫徘徊。
余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見理箏人,遙知心所懷。
* 關于抱余悲的詩詞 描寫抱余悲的詩詞 帶有抱余悲的詩詞 包含抱余悲的古詩詞(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