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披鶴氅的詩詞(56首)

    21 《題洞虛觀》 宋·釋仲殊

    古觀多松檜,幽奇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閒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隱幾彼搔頭。

    22 《病虐新差仲退折梅一枝昌雪跨訪我松下且賦詩》 宋·徐端

    破雪折梅相料理,要將春信報新年。
    獨跨瘦驢披鶴氅,更于何處覓神仙。

    23 《次韻周長官壽星院同餞魯少卿》 宋·蘇軾

    琉璃百頃水仙家,風靜湖平響釣車。
    寂歷疏松欹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
    困眠不覺依蒲褐,歸路相將踏桂華。
    更著綸巾披鶴氅,他年應作畫圖夸。

    24 《和張子野見寄三絕句 竹閣見憶》 宋·蘇軾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閣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鶴氅,不須更畫樂天真。

    25 《虎丘六絕句·千人坐》 宋·范成大

    聽經人散蘚花深,千古誰能更賞音。
    只好岸巾披鶴氅,風清月白坐彈琴。

    26 《題朱氏梅雪軒》 明·高啟

    石城山居梅萬塢,冒雪曾來扣僧戶。
    爛然如見會群妃,白鳳繽紛下瑤圃。
    數片輕吹著鬢華,乍看是雪又疑花。
    迷魂亂眼春如海,那辨南枝映竹斜。

    27 《和陳州田舍人留別》 宋·王禹偁

    頒條京輔近吾君,政術高于召信臣。
    道服日斜披鶴氅,藥畦春暖步龍鱗。
    歸朝莫指三年調,化俗應蘇一郡人。
    愿作淮陽去思頌,與君刊石慰陳民。

    28 《人日驚蟄前數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 宋·胡寅

    臘雪不溉旱,天公念嘉生。
    稚春乃祁寒,號令如冬行。
    栗烈鼓噫氣,碎訇動霆聲。
    初疑雨翻盆,旋覺霰灑甍。

    29 《憶雪歌》 宋·李洪

    前年吳興雪三尺,街頭十日無行跡。
    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萬頃鎔銀色。
    腐儒凍死但長哦,男呻女吟空四壁。
    去年強鄰窺淮淝,鐵馬成群來塞北,

    30 《壽安撫伯父》 宋·樓鑰

    東樓德澤流無窮,我公挺生慶所鐘。
    瓊枝玉樹瑩精彩,迥然不墮風塵中。
    少年慷慨吐虹氣,文詞元不減儕輩。
    胸中妙蘊經綸才,剸劇裁繁特余事。

    31 《元日》 宋·衛宗武

    曉來云氣忽氤氳,上瑞俄驚到眼頻。
    隔得一農猶帶臘,飛畫萬點總成春。
    方傳六琯葭灰動,又報千林花事新。
    試向庭前披鶴氅,卻嫌標致怯前人。

    32 《雪中雪坡十憶》 宋·姚勉

    此君應似舊平安,瘦節森然最耐寒。
    萬葉瓊瑤光照眼,夢披鶴氅倚欄干。

    33 《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 宋·王炎

    披鶴氅上坡陀,風籟無聲日氣和。
    絕頂瓊瑤蒙竹樹,上方宮殿隔藤蘿。
    雪花夜墮方如許,天宇晨開豈有他。
    一點春陽溫厚意,積陰消釋自無多。

    34 《寄道士》 宋·釋智圓

    長聞披鶴氅,城市往來頻。
    得道人難測,和光跡易親。
    堂閑秋擣藥,壇冷夜朝真。
    幾憶蓬壺頂,蟠桃爛漫春。

    35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唐·李白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為。

    贈答友誼想象

    36 《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唐·白居易

    水波文襖造新成,綾軟綿勻溫復輕。
    晨興好擁向陽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鶴氅毳疏無實事,木棉花冷得虛名。
    宴安往往嘆侵夜,臥穩昏昏睡到明。

    憂國憂民

    37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簫金瑟發商聲,桑葉枯干海水清。
    凈掃蓬萊山下路,略邀王母話長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萬樹琪花千圃藥,心知不敢輒形相。

    38 《獻錢塘縣羅著作判官》 唐·杜荀鶴

    還鄉夫子遇賢侯,撫字情知不自由。
    莫把一名專懊惱,放教雙眼絕冤仇。
    猩袍懶著辭公宴,鶴氅閑披訪道流。
    猶有九華知己在,羨君高臥早回頭。

    諷刺

    39 《次韻和王駕校書結綬見寄之什》 唐·鄭谷

    直應歸諫署,方肯別山村。
    勤苦常同業,孤單共感恩。
    醉披仙鶴氅,吟扣野僧門。
    夢見君高趣,天涼自灌園。

    40 《山寺寓居》 唐·徐夤

    高臥東林最上方,水聲山翠剔愁腸。
    白云送雨籠僧閣,黃葉隨風入客堂。
    終去四明成大道,暫從雙鬢許秋霜。
    披緇學佛應無分,鶴氅談空亦不妨。

    * 關于披鶴氅的詩詞 描寫披鶴氅的詩詞 帶有披鶴氅的詩詞 包含披鶴氅的古詩詞(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