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披衣行的詩詞(267首)
21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22
《紙被歌訓行童》 宋·釋印肅
一片白云掛在身,披時不許染紅塵。
輕羅細想應難比,重錦尋思未可親。
豈非顏色白如玉,成現都盧只一幅。
紅窗妖艷見低頭,六賊三尸盡降伏。
28
《山居》 宋·王之望
山居入長夏,草樹繞我屋。
微風披拂之,有聲來肅肅。
葳蕤搖散影,掩冉飄暗馥。
百合開數花,孤芳更清淑。
29
《玉臺體十二首》 唐·權德輿
鸞啼蘭已紅,見出鳳城東。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風。
情來不自覺,暗駐五花驄。
嬋娟二八正嬌羞,日暮相逢南陌頭。
30
《松江哨遍》 宋·劉學箕
歸帆征棹,相望于黃蘆煙草之際。
去來乎橋之左右者,若非人世,極畫工之巧所莫能形容。
每來維舟,未嘗即去,徜徉延佇,意盡然后行。
至欲作數語以狀風景勝概,辭不意逮,筆隨句閣,良可慨嘆。
31
《記東村父老言》 宋·陸游
原上一縷云,水面數點雨。
夾衣己覺冷,秋令遽如許!行行適東村,父老可共語。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識官府,甚愛問孝書,請學公勿拒。
32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35
《殘春晚起,伴客笑談》 唐·白居易
掩戶下簾朝睡足,一聲黃鳥報殘春。
披衣岸幘日高起,兩角青衣扶老身。
策杖強行過里巷,引杯閑酌伴親賓。
莫言病后妨談笑,猶恐多于不病人。
37
《寄王逢原》 宋·王安石
北風吹云埋九垓,草木零落空池臺。
六龍避逃不敢出,地上獨有寒崔嵬。
披衣起行愁不愜,歸坐把卷闔且開。
永懷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為哉。
38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40
《送管養正長歌》 宋·王之道
餞別宜有酒,我無一杯潄君口。
送行當以贐,我無一物藉我手。
與君意氣真相知,君嘗謂予可言詩。
獨有詩句堪送別,欲賦復止空嗟咨。
* 關于披衣行的詩詞 描寫披衣行的詩詞 帶有披衣行的詩詞 包含披衣行的古詩詞(2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