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披衣行的詩詞(267首)
241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宋·曾鞏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
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
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
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242
《涇縣東宋二編修長歌》 明·劉基
浙東行人過江左,正值蕤賓之管吹輕葭。
陰氣黯黕天地閉,仰面不見扶桑鴉。
谷風哀鳴灌木應,雨腳四垂如亂麻。
崩湍涌溜汩奔會,平地碾嚙作臼洼。
243
《治圃》 宋·韓維
久雨地氣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積茀不可治。
遂信蕭艾質,唐突蘭蕙姿。
鴻鵠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244
《還汪正夫山陽小集》 宋·鄭獬
汪子文章何偉奇,如觀天子乘輿儀。
怛然暴見殊驚疑,舌拄上腭兩目癡。
定神屏氣試引窺,漸識羽衛行相隨。
金吾佽飛開中逵,橫刀執矟鐵馬馳。
247
《送許東傳》 宋·李新
碧霄已覺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夢謾依淮水去,秋風空見雪山輕。
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弟兄。
黃閣他年開月旦,想公終不解忘情。
250
《壽悅齋李先生》 宋·程公許
君不見溫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載書法巖。
又不見蜀公靜退不待耄,鐘律制成天一笑。
樂則行之憂則遠,出處無非圣之時。
一朝都人擁馬首,留相天子不得辭。
251
《安人趙氏哀詞》 宋·程公許
商飚之蕭瑟兮,百草莽其披離。
何深之敷蕙兮,藹芳華其不虧。
物有生而專媺兮,豈伊人而不然。
見浚房其窈窕兮,非從夫將孰稱賢。
252
《擬九頌·醴泉墅》 宋·程公許
桑枝綠兮麥齊腰,醴泉山下兮春和柔。
有美一人兮山之曲,薜荔屋兮蕙裯。
溪流兮清瀏,嵐靄兮農秀。
鳥語韻兮清風,花氣馥兮晴書。
253
《漁郎》 宋·董嗣杲
儒者困章句,負抱希圣賢。
披緇談虛空,要悟西方禪。
仙人說金丹,飛步學長年。
三者亦何心,不過壽所傳。
256
《得道陽》 元·王哲
十一月嚴風作威。
月中玉走日金飛。
結就三三三處寶,得披六六六銖衣。
乘鳳攜鸞跨霧歸。
上天降*不相違。
功滿三千緣業盡,行成八百落塵
257
《感皇恩 繼重陽韻》 元·馬鈺
鐘呂遣風仙,專行教化。
故鎖庵門即非假。
用機誘我,暗剔靈明惺灑。
脫家風狂做,棄儒雅。
真個內容,難描難畫。
六銖衣光彩,體披掛。
手擎丹顆。
瑩瑩光明無價。
蓋因傳得些,非常話。
258
《和孟阜老梅韻》 宋·陳傅良
朝游山南莫北隅,修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顧立不趨,柔枝弱干千萬余。
粲然笑倩多新奇,歲寒安用眾穉為。
驚嗟怪怪丈人行,縞衣藍縷冰斲肌。
260
《和張岳州雪夜彈琴》 宋·陳杰
凍云留云消較遲,乾風颼颼時一吹。
原野慘淡看不宜,饑烏愁絕噤寒鴟。
飽死帳下羊羔兒,灞橋寂歷久無詩。
誰歟凝香清夢回,玉山半側瘦藤支。
* 關于披衣行的詩詞 描寫披衣行的詩詞 帶有披衣行的詩詞 包含披衣行的古詩詞(2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