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披懷的詩詞(444首)

    401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宋·董嗣杲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402 《呈古洲老人》 宋·華岳

    衛霍勛名李杜才,才過四十也心灰。
    俗塵趁少便披拂,詩料空多難剪裁。
    時事謾提眉便皺,家懷未說眼先開。
    朱簾更倩梅香掛,要放銀蟾入座來。

    403 《秋旱得雨》 宋·王炎

    下田出龜兆,高田半黃埃。
    禾穗槁欲死,益以蟊賊災。
    鉦鼓競禱祈,民病神所哀。
    劃空走笑電,隱地鳴怒雷。

    404 《壬子春羅端長贈別》 宋·王炎

    憶昔如相識,公歸自中都。
    時方擢上第,綠發青衫紆。
    論郊兄弟間,意氣和笙竽。
    瑰文得要攬,快語相為娛。

    405 《回至南康題紫極宮里道士房》 唐·徐鉉

    王事信靡監,飲冰安足辭。
    胡為擁征傳,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鄉,留滯忽逾時。
    還經羽人家,豁若云霧披。
    何以寬吾懷,老莊有微詞。
    達士無不可,至人豈偏為。
    客愁勿復道,為君吟此詩。

    406 《滿庭芳 詠和師叔辭世》 元·馬鈺

    和公師叔,猛悟良緣。
    棄官納印休權。
    遠俗終南山下,庵蓋茅椽。
    身披麻衣紙襖,樂清閑、笑傲林泉。

    407 《神光燦 繼重陽韻》 元·馬鈺

    風仙鎖戶,馬鈺辭巢,寂然澹乎自持。
    了干根源,豈肯攀戀妻兒。
    識破氣財酒色,憑清凈、固養靈芝。
    當下手,暗修完功行,不許人知。

    408 《酹江月》 元·侯善淵

    一天清翠,混陽和微密,寂寥無物。
    致靜頤心開上竅,通化靈明虛谷。
    育養元神,真人出現,放曠無拘束。
    皇天道父,賜余無限清福。

    409 《感皇恩 乙酉歲八月九日晚,極雨開霽,碧空》 元·王惲


    遂披衣步月于庭中,久之,覺風露凜然,恍疑去青冥無歲也。
    因以感皇恩歌之,且寓幽懷之梗概云佳節近中秋,秋霖晴快。
    飛凈殘云碧空大。

    410 《夏日晚出芙蓉堂》 宋·宋庠

    哲匠昔締構,文榱面清池。
    回環水光合,左右云容披。
    蒼煙限壘斷,空碧盈軒垂。
    蕙綠不待染,荷圓皆中規。

    411 《送李委章》 宋·項安世

    圣靈昔回眷,沾沐仰清徵。
    十載朝云陛,賞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鷹隼擊,微命察如絲。

    412 《閩中山間每早白霧四塞咫尺不辨》 宋·張嵲

    閩嶺冬候晚,歲窮殊未寒。
    誰為五里霧,皓皓懷群山。
    剝琢斧斤響,啁啾禽鳥間。
    逖聽知何處,四顧但漫漫。

    413 《俞廣文以詩定交次韻奉答》 宋·章甫

    懶慢易招咎,貧賤難相知。
    客歸二十年,破屋臨江湄。
    遣悶豈無酒,寄懷徒有詩。
    慷慨思古人,恨不生同時。

    414 《采石》 宋·章甫

    江行十日風打頭,采江石邊還小留。
    龍宮煌煌俯湍流,摳衣再拜忻神庥。
    出門逕作蕭寺游,危亭縹緲臨金牛。
    江南江北蒼煙收,日落未落雙蛾愁。

    415 《呈尤侍郎陸禮部》 宋·張镃

    今春少晴天,雨聲常綿延。
    曉來羲車展云出,射我屋瓦生蒼煙。
    憶昔既冠時,壯志平幽燕。
    先王手扶太極起,余事未竟騎星躔。

    416 《題伯量春風堂》 宋·裘萬頃

    未登春風堂,嘗讀春風詩。
    春風不易得,令人每懷思。
    一堂誰獨無,所至皆有之。
    奈何堂中人,此意多背馳。

    417 《和丹陽徐文度令君》 宋·劉宰

    微生嘆數奇,衰疾久見面。
    遙聞鄉大夫,今日潘懷縣。
    列宿羅胸中,可但書萬卷。
    撫宇究衷曲,誅求無俗見。

    418 《李兩山侍郎仲氏儒而醫解后會稽索詩識別》 宋·林景熙

    我懷兩山翁,夙抱經濟略。
    曾驅部使車,所至問民瘼。
    昆陽斗大州,漁吏久竭澤。
    三尺行風霆,四知厲冰蘗。

    419 《題陳長司畫(是其臨難時作)》 明·張羽

    若人悟縣解,委蛻順天刑。
    慷慨赴東市,一日為千齡。
    李公悲上蔡,陸子喟華亭。
    識機若不豫,達生良可經。

    420 《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有序)》 明·李東陽

    “郡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故于世無傳焉。

    * 關于披懷的詩詞 描寫披懷的詩詞 帶有披懷的詩詞 包含披懷的古詩詞(4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