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披巾的詩詞(110首)

    61 《丙午新正書懷十首》 宋·范成大

    窗明窗暗篆煙馡,珍重晨光與夕暉。
    東院齋鐘披被坐,南城嚴鼓岸巾歸。
    幾人霜滑騎朝馬,何處燈殘織曉機
    懶裹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62 《渚宮野步題芳草》 宋·范成大

    草色沐新雨,綠潤如得意。
    披拂欲生煙,苒苒著巾袂。
    天涯各芳春,秦吳千萬里。
    故人攀桂枝,今夕念游子。

    63 《虎丘六絕句·千人坐》 宋·范成大

    聽經人散蘚花深,千古誰能更賞音。
    只好岸巾披鶴氅,風清月白坐彈琴。

    64 《新涼》 宋·陸游

    月入楸梧徑,風生蘆荻林。
    脫巾涼入發,臨水爽披襟。
    寒暑推移久,江湖感慨深。
    功名雖已矣,猶得寓孤吟。

    65 《蕭山》 宋·陸游

    素衣已免染京塵,一笑江邊整幅巾。
    入港綠潮深蘸岸,披云白塔遠招人。
    功名姑付未來劫,詩酒何孤見在身。
    會向桐江謀小筑,浮家從此往來頻。

    66 《次東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詩律令龜字二十韻舊》 宋·楊萬里

    病身柴立手亦龜,不要人憐天得知。
    一寒度夕抵度歲,惡風更將乾雨吹。
    作祥只解誰饑腹,催老偏工欺短髭。
    透屋旋生衾里鐵,隔窗也送硯中澌。

    67 《昭文王相公出鎮青社》 宋·宋祁

    西漢無雙彥,中興第一流。
    二篇應商夢,七圣首軒游。
    昔會光華旦,時當物色求。
    從容賜官筆,都穆潤緹油。

    68 《夏日十二首》 宋·張耒

    山雨晴來暑,溪云暗復興。
    林塘陰不解,巾幘潤還蒸。
    書帙慵披蠹,盤餐厭撲蠅。
    老來疲薾甚,多病日侵陵。

    69 《登城樓》 宋·張耒

    沙雨初干巾褐輕,獨披衰蔓步高城。
    天晴海上峰巒出,野暗人家燈火明。
    歸鳥各尋芳樹去,夕陽微照遠村耕。
    登樓已恨荊州遠,況復安仁白發生。

    70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宋·黃庭堅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
    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
    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71 《和庭誨苦雨不出》 宋·黃庭堅

    端居廣文舍,暑服似純綿。
    綠竹塵蒙合,紅榴日炙蔫。
    披襟風入幌,灑面雨連天。
    莫借角巾墊,勤來坐馬韉。

    72 《東華馬上懷寄清涼和公兼簡社中王拙居士》 宋·賀鑄

    雞鳴紞五鼓,驅馬東華路。
    月落潮上時,云披日生處。
    搖搖漁艇子,掛席淩江去。
    送目思悠悠,橫槊聊一賦。

    73 《修真觀李道士年老貧餓無所依忽縊死因為詩以》 宋·梅堯臣

    唐室王子後,黃冠事隱淪。
    餐霞不滿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縊以頭上巾。
    始慕老莊術,終厭道德貧。
    營營求長生,反困甑中塵。

    74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75 《道服》 宋·王禹偁

    楮冠布褐皂紗巾,曾忝西垣寓直人。
    此際暫披因假日,如今長著見閑身。
    濯纓未識三湘水,漉酒空經六里春。
    不為行香著朝服,貳車誰信舊詞臣。

    76 《水龍吟·兒童不識樗翁》 宋·劉克莊

    兒童不識樗翁。
    挽衣借問年今幾。
    少如彥國,大如君實,披襟高比。
    德業天淵,有些似處,須眉而已。

    77 《四和》 宋·劉克莊

    手援鍪弧先奮呼,盛氣直傳入國都。
    屈盤硬語押險韻,有似兵家使詐愚。
    專場自矜觜距黠,覆軍詎意肝腦涂。
    堂堂老將號令肅,中營外柵如聯珠。

    78 《和鄉侯燈夕六首》 宋·劉克莊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鰲山。
    莫陪畫隼行穿巾,姑對囊螢坐閉關。
    昔聽仙韶游帝所,今披宮錦謫塵寰。
    溪村可是無風景,幾點漁燈照碧灣。

    79 《次韻景純道中寄大成》 宋·陳與義

    聞道歌行伏李紳,古來賢守是詩人。
    久欽樂廣懷披霧,一見周瑜勝欽醇。
    海內期公黃合老,尊前容我白綸巾。
    佳篇咀嚼真堪飽,此日何憂甑有塵。

    80 《永新賀升卿攜中原六圖相過其論古名將出師道》 宋·周必大

    歷歷山河一卷書,博聞疑是古潛夫。
    金城未入職方考,玉座正披輿地圖。
    取虢不應須假道,勝齊終恐用真儒。
    從來美玉勞三獻,豈比巾箱襲碔砆。

    * 關于披巾的詩詞 描寫披巾的詩詞 帶有披巾的詩詞 包含披巾的古詩詞(1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