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報數的詩詞(488首)

    341 《有傷》 宋·王禹偁

    壁上時牌催晝夜,案頭朝報見存亡。
    懸車又喪司空相,延閣新薨賈侍郎。
    陶鑄官資經化筆,品題名姓在文場。
    繐帷一慟無由得,徒酒春風淚數行。

    342 《金吾》 宋·王禹偁

    金吾河朔人,事郡在賤列。
    攀附周世宗,龍飛起魚鱉。
    委質向圣朝,積功取旄鉞。
    所在肆貪殘,乘時恃勛伐。

    343 《太守林太博贈瑞香花》 宋·劉克莊

    幾點朝來小雨斜,未應造物妒山家。
    陡驚春報千林信,擬問天留數日花。
    寫物只今須老筆,染根何處有靈芽。
    彩云過眼真如夢,著意追摹豈好夸。

    344 《初秋感事三首》 宋·劉克莊

    恩放歸田又數期,少猶迂闊況衰遲。
    日非夸父追能及,山豈愚公力可移。
    前席虛懷何日報,細旃密啟有天知。
    太陽所燭皆萌達,不照墻陰藿與葵。

    345 《曹路分贈詩次韻一首》 宋·劉克莊

    古來詩律推曹氏,不數河梁與董逃。
    唐季三家松最勝,建安七子植尤高。
    短檠尚課兒精選,老筆真堪仆命騷。
    極欲留君橫槊賦,舟人苦報粵江濤。

    346 《與葉士巖》 宋·劉克莊

    葉子客長安,孤居久離群。
    載贄肯妄投,上書輒報聞。
    有時攜斗酒,孤上酹隱君。
    興到喜吟詩,糧絕恥賣文。

    347 《縱茟一首》 宋·劉克莊

    不與人爭鹿,常留客膾鯨。
    遍參埋雪立,輕舉御風行。
    鳴止三千歲,游觀數十城。
    前篇方出喙,又報后篇成。

    348 《東園贈周翊》 宋·王令

    嘗聞東園游觀嘉,晚趁時節亦自到。
    東風不知來者多,一日芳蹊踏無草。
    山櫻著子寒尚遲,江梅殞蘤香可吊。
    扶疏枝葉未成蔭,偶來正值斜陽照。

    349 《甲午雪》 宋·王令

    平居汩汩喜自墮,萬事過目不省窺。
    一年南北兩見雪,未始把筆成一詩。
    朝看氣象浩茫昧,夜歸瞑想通幽疑。
    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350 《{外匚內贛}甕酒》 宋·曾幾

    吳儂餅曲成村酒,所取何嘗議升斗。
    一杯未盡朱顏酡,過若茅柴那得久。
    官酤私釀同一律,竟識吾家新醞否。
    近持方法報山妻,入眼從來未曾有。

    351 《山行紀事》 宋·洪咨夔

    扉開日華早,路轉霜花鮮。
    游鴻得嘉客,健鶴隨老仙。
    舴艋野渡淺,略彴孤村連。
    紆余盤龍外,杳靄烏猿邊。

    352 《親祀南郊詩》 宋·蔡襄

    天畀元統,赤運開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餌系戎胡,包束戈矢。

    353 《贈段萬頃》 宋·晁補之

    美人窈窕家南國,可與副笄親黍稷。
    平生寂莫鳳將雛,慚愧木桃猶報璧。
    石城三槳為誰催,萬里清江凌不測。
    王門酒肉傲勝詭,豈有鄒陽仍下客。

    354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宋·晁補之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弦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愿主圣朝廷公。

    355 《林進士數見過又遺一詩輒以奉報》 宋·毛滂

    夫子胡為者,行吟頗自奇。
    少年應苦學,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馬,肝腸飽舊詩。
    江邊餬口掾,風雨共凄凄。

    356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357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東武厭塵土,彭門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躋攀。
    輕帆過百步,船底驚雷翻。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358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欲買爾家田,歸種三頃稻。
    因營山前宅,遂作泗濱老。
    奇窮少成事,飽暖未應早。
    愿輸橐中裝,田家近無報。
    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
    它年數畝宮,懸知迫枯槁。

    359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360 《送章頔歸鄉》 宋·楊億

    蕪穢休嗟負郭田,蹉跎自過鹿鳴筵。
    荊山玉璞空三獻,梁苑風塵已十年。
    疏入禁中猶未報,賦成都下早曾傳。
    獨攜書劍歸閩嶺,共泛煙波入楚天。

    * 關于報數的詩詞 描寫報數的詩詞 帶有報數的詩詞 包含報數的古詩詞(4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