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報國真的詩詞(125首)
21
《三將軍歌并序》 清·張維屏
三將軍,一姓葛,兩姓陳,捐軀報國皆忠臣。
英夷犯粵寇氛惡,將軍奉檄守沙角。
奮前擊賊賊稍卻,公奮無如兵力弱。
兇徒蜂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
22
《紀夢》 宋·葉李
宋時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萬無一,半世虛負狂直名。
年來似有喪心疾,薦共引鯀辜蒼生。
天誅未加公論沸,日夕惟待鼎鑊烹。
26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27
《書院新成再用前韻》 明·邵寶
書策重翻架上塵,兩年多負病中春。
手將筆試初知健,心與盤銘幾見新。
方得養親真愛日,未成報國敢輕身。
冉涇門巷深如許,擊節高歌不和人。
28
《開府李公挽章》 宋·秦觀
報國封章數,論交意氣真。
先朝貴公子,當代老成人。
月動融尊酒,花催鄭驛賓。
誰知古原上,馬鬣一朝新。
29
《鵝湖夜坐書懷》 宋·陸游
士生始墮地,弧矢志四方。
豈若彼婦女,齪齪藏閨房。
我行環萬里,險阻真備嘗。
昔者戍南鄭,秦山郁蒼蒼。
30
《上書乞祠》 宋·陸游
上書又乞奉祠歸,夢到湖邊自叩扉。
此去敢辭依馬磨,向來真慣擁牛衣。
致身途遠年齡暮,報國心存氣力微。
誓墓那因一懷祖,人間處處是危機。
31
《題吳江三高堂范蠡》 宋·楊萬里
霸越亡吳未害仁,不妨報國并酬身。
風云長頸無遺恨,雪月扁舟更絕塵。
還了君王采香徑,須饒老子苧羅人。
鴟夷若是真高士,張陸何堪作近鄰。
32
《真定述事》 宋·宋祁
莫嫌屯壘是邊州,試聽河山說上游。
帳下文書三幕府,馬前韡靺五諸侯。
王藩故社經除國,俠窟馀風解報仇。
四十年來民緩帶,使君何事不輕裘。
34
《夏夜閑書》 宋·寇準
雨蒙村落野梅黃,茅閣長吟水氣涼。
幽鳥遠聲來獨樹,小荷疏影占前塘。
閑心終不忘魚釣,澹水真宜習老莊。
報國自知無世用,煙蓑何日臥清漳。
35
《上左馮陳使君》 宋·魏野
祖德相門闌,分符眾比難。
憂民如有病,見客似無官。
地鎮三秦重,衙當二華寒。
道心經仗鉞,詩性鄙登壇。
37
《新刊予西陲奏藁成》 宋·岳珂
昔人甫徹棄芻狗,此日已歸談木牛。
報國無階空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
乘車載苡才經謗,三宿戀桑真可羞。
掩卷勿驚臣議戇,舜瞳應雇殿西頭。
38
《陸編修送月石硯屏》 宋·張镃
何年商顥澄中秋,中光列籍稀校讎。
冰輪充滿不復玷,玉斧棄置無煩修。
蝦蟇遁走兔老黠,歷歷可認渾銀樓。
揚光厭倦落尺眼,臭黃漲霧給蜉蝣。
39
《讀邸報》 宋·陳杰
戰骨如山血未乾,補瘡遮眼肉都剜。
向來手詔真哀痛,間者人言已治安。
夜訪宰臣憂臥榻,晝延學士論危竿。
祖宗全盛猶如此,半壁江風面面寒。
40
《壽大兄帥參開國》 宋·陳宓
黃陂不撓已稱賢,況復胸中別有天。
最好誕朝嘉節后,更斟壽酒菊花前。
平生不作南金想,晚歲真成白璧全。
退食琳宮懷補報,壺山早晚祝堯年。
* 關于報國真的詩詞 描寫報國真的詩詞 帶有報國真的詩詞 包含報國真的古詩詞(1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