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折鞭的詩詞(156首)
103
《觀楊之美盤車圖》 宋·梅堯臣
谷口長松葉老瘦,澗畔古樹身枯高。
土山慘憺遠復遠,坡路曲折盤車勞。
二車回正轅接軫,繼下三車來{左山右急}嶙。
過橋已有一乘歇,解牛離軛童可哂。
104
《送崔黃臣殿丞之任廬山》 宋·梅堯臣
驊駒西行四千里,直度經橋百尋水。
石上菖蒲未見花,蒙頂茶牙初似觜。
采時應憶故園春,故園開焙亦思人。
其間杜鵑不中聽,掩耳聊看錦雉馴。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節隨鱗起。
斫取他年跨馬歸,劍棧秦山多折箠。
105
《題六一東坡像》 宋·晁說之
眉山凝間氣,渤海識茲人。
一代執鞭士,千秋折角巾。
高趨周室輔,平處漢廷臣。
白首齊明易,鴻鈞異撫辰。
參差非所嘆,契闊自如神。
不念乞靈者,翩然駕白麟。
107
《再和》 宋·劉克莊
依本文章趁韻詩,暮年深不愿人知。
退閑時有賓留刺,攣痹難為長折枝。
蚓竅聲微羞入社,鴉涂札惡懶臨池。
僧談石竺山幽勝,擬執驢鞭挾冊隨。
108
《詠柳》 宋·文同
綠蛾緣條立春后,金蛹抱花寒食前。
行人折罷自欲去,更罥長梢留客鞭。
109
《望渦流辭》 宋·晁補之
望渦流兮浼浼,勢南折兮東還。
水沖隈兮岸圮,嗟龍去兮幾年。
俛余進兮藂祠,儼帝服兮神冠。
墻壁繢兮怪奇,泯蛇穴兮蝸盤。
111
《生日》 宋·毛滂
夜光昭清冷,璇源載圓折。
朝陽未羽儀,五色先丹穴。
松柏出澗壑,眾木皆禿屑。
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
112
《送許侍郎知宣州》 宋·韓元吉
我公名滿東西川,一持使節幾十年。
橋經萬里坂九折,兒童學語知公賢。
上皇詔上嗟見晚,歸來荷橐趨甘泉。
平生所學欲盡試,新語僅奏囊中篇。
113
《賀劉使君》 宋·黃公度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鍾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114
《明皇九馬圖》 宋·劉子翚
書生兀兀園不窺,見馬豈辨騮與騅。
開圖九駿立突兀,摸索知是真龍兒。
奔雷蹴踏原里動,曳練慘錯風沙隨。
華纓金絡豈不好,矯首奮迅那容羈。
115
《喜遷鶯慢/喜遷鶯》 宋·張元干
雁塔題名,寶津朌宴,盛事簪紳常說。
文物昭融,圣代搜羅,千里爭趨丹闕。
元侯勸駕,鄉老獻書,發軔龜前列。
山川秀,圜冠眾多,無如閩越豪杰。
119
《石湖兩帖還李推官》 宋·陳造
石湖老子家蓬丘,一笑俯作人間游。
風度人品第一流,結字亦復無朋儔。
還軫蓬丘俄十秋,恍開此帖揩病眸。
便若執鞭侍瓊舟,狂奔渴驥騰驚虬。
120
《游空山》 宋·王灼
閱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馬緣山腹。
古柏屹如蒼龍起,絕磴盤作長蛇曲。
氣力已憊意未歇,市聲不到境尤肅。
款門徑謁紫金像。
* 關于折鞭的詩詞 描寫折鞭的詩詞 帶有折鞭的詩詞 包含折鞭的古詩詞(1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