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折經的詩詞(469首)

    1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2 《八詠樓》 宋·丁逢

    檻外溪山縹緲樓,共看雨歇漲痕收。
    天開圖畫無窮態,峽束盤渦自在流。
    賦詠偶然休吊古,登臨政爾可銷憂。
    邛徠九折經行遍,又向東吳寄此游。

    3 《挽袁潔齋侍郎三首》 宋·劉宰

    講學元無倦,繙書老更勤。
    能令神氣王,直互死生分。
    折經綸具,星垂翰墨勛。
    凄其知已地,灑淚濕寒云。

    4 《經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唐·李白

    雙鵝飛洛陽,五馬渡江徼。
    何意上東門,胡雛更長嘯。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廟。
    太白晝經天,頹陽掩馀照。

    5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榮陽鄭鋼目為折柳亭》 唐·羊士諤

    別館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
    鶗鴂流芳暗,鴛鴦曲水平。
    歸心何處醉,寶瑟有馀聲。

    6 《經沙苑》 唐·李賀

    野水泛長瀾,宮牙開小蒨.無人柳自春,草渚鴛鴦暖。
    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
    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7 《經戰地》 唐·劉叉

    殺氣不上天,陰風吹雨血。
    冤魂不入地,髑髏哭沙月。
    人命固有常,此地何夭折。

    8 《經古墓》 唐·熊孺登

    碑折松枯山火燒,夜臺從閉不曾朝。
    那將逝者比流水,流水東流逢上潮。

    9 《經蘇秦墓》 唐·賈島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國興亡事系君。
    今日凄涼無處說,亂山秋盡有寒云。

    10 《經故楊太尉舊居》 唐·許棠

    在漢信垂功,于唐道更隆。
    一川留古跡,多代仰高風。
    樹折巢墮鳥,階荒草覆蟲。
    行人過豈少,獨駐夕陽中。

    唐詩三百首懷人

    11 《贈念經僧》 唐·周樸

    庵前古折碑,夜靜念經時。
    月皎海霞散,露濃山草垂。
    鬼聞拋故冢,禽聽離寒枝。
    想得天花墜,馨香拂白眉。

    12 《經廢宅》 唐·杜荀鶴

    人生當貴盛,修德可延之。
    不慮有今日,爭教無破時。
    蘚斑題字壁,花發帶巢枝。
    何況蒿原上,荒墳與折碑。

    13 《經廢宅》 唐·杜荀鶴

    人生當貴盛,修德可延之。
    不慮有今日,爭教無破時。
    蘚斑題字壁,花發帶巢枝。
    何況蒿原上,荒墳與折碑。

    14 《經古觀有感》 唐·李中

    古觀寥寥枕碧溪,偶思前事立殘暉。
    漆園化蝶名空在,柱史猶龍去不歸。
    丹井泉枯苔鎖合,醮壇松折鶴來稀。
    回頭因嘆浮生事,夢里光陰疾若飛。

    15 《經曠禪師院》 唐·貫休

    吾師楞伽山中人,氣岸古淡僧麒麟。
    曹溪老兄一與語,金玉聲利,泥棄唾委。
    兀兀如頑云,驪珠兮固難價其價,

    16 《贈持《法華經》僧》 唐·齊己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

    17 《贈念《法華經》僧》 唐·齊己

    念念念兮入惡易,念念念兮入善難。
    念經念佛能一般,愛河竭處生波瀾。
    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晝不出夜不睡。

    18 《贈念《法華經》僧》 唐·齊己

    萬境心隨一念平,紅芙蓉折愛河清。
    持經功力能如是,任駕白牛安穩行。

    19 《送臥云道士(一作魚又玄,題云題柳公權書度人經后)》 唐·虞有賢

    臥云道士來相辭,相辭倏忽何所之。
    紫閣春深煙靄靄,東風花柳折枝枝。
    藥成酒熟有時節,寒食恐失松間期。

    20 《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宋·蘇軾

    雨霰疏疏經潑火。
    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
    杏子梢頭香蕾破。
    淡紅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
    病緒厭厭,渾似年時個。
    繞遍回廊還獨坐。
    月籠云暗重門鎖。

    孤獨感傷

    * 關于折經的詩詞 描寫折經的詩詞 帶有折經的詩詞 包含折經的古詩詞(4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