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折折的詩詞(341首)

    121 《九折巖》 宋·張聲道

    池繞九巖邊,鴛鴦自在眠。
    圓荷浮簇簇,翠葆靜涓涓。
    沾足三春雨,清和四月天。
    庭空無一事,真樂付詩篇。

    122 《九折巖》 宋·張聲道

    酒送鐘聲隨晚照,雨添竹色薦新涼。
    欄干燭影水波靜,簾卷杯深荷度香。

    123 《折楊柳》 明·陳言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124 《同陳景明林熙績賦得折梅寄遠》 明·董希呂

    故人別我音塵闕,兩見寒梅破香雪。
    悵望清飛官閣云,相思夢斷羅浮月。
    去年花落客辭家,今歲花開天一涯。
    水遠山長愁不極,思君千里寄梅花。

    125 《南吏侍羅圭峰考滿赴京至良鄉以折臂乞歸中批》 明·費宏

    咫尺論心恨未能,薊門南望睇空凝。
    憂時定復添華發,醫國真應屬折肱。
    歸喜冬檐支睡枕,行當霜路蹴層冰。
    欲知諸老拳拳意,不減韓翁惜孔丞。

    126 《折楊柳》 明·顧聞

    芳草接金堤,垂楊綠更齊。
    夕絮離天遠,春絲別霧迷。
    曲中青鏡改,愁畔紫騮嘶。
    紅樓嘆少婦,腸斷玉關西。

    127 《折楊柳枝詞戲贈朱文昭》 明·黃哲

    綠陰馳道繞隋宮,拂雨撩煙送晚風。
    萬樹千條都折盡,不堪回首畫橋東。

    128 《折楊柳》 明·林世璧

    榆塞年年別,蘭閨空復春。
    東風不相識,楊柳滿河濱。
    弄色黃金嫩,飄花白雪新。
    折來雙淚落,遙寄玉關人。

    129 《折楊柳》 明·劉效祖

    楊柳千條拂地垂,春風送客妾心悲。
    誰家年少輕離別,偏把愁聲笛里吹。

    130 《折楊柳·昔攀垂柳唱《陽關》》 明·唐汝詢

    昔攀垂柳唱《陽關》,柳復垂絲君未還。
    惟有楊花易飄蕩,隨風吹得到陰山。

    131 《折楊柳》 明·王逢年

    邊樓夜笛吹霜月,玉門楊柳邊人折。
    長條短條系相思,故園東風鶯囀枝。
    鴛鴦機上腸應斷,綠滿天涯人未歸。

    132 《折楊柳》 明·魏時敏

    嫩葉柔條拂短檐,鶯啼燕語曉風恬。
    傷春無計留春住,怕見飛花不卷簾。

    133 《過南湖戲折藕花》 明·吳植

    秋日南湖戲采蓮,鴛鴦飛上木蘭船。
    一聲《白筼》知何處,無復閑情似少年。

    134 《折楊柳》 明·晏鐸

    河橋殘柳半無枝,多為行人贈別離。
    羌虜不知蕭索盡,月明空向笛中吹。

    135 《折枝芙蓉》 明·姚綬

    芙蓉花,隔江水,美人盈盈幾千里。
    何年濯錦墮新紅,水面西風吹不起。
    我欲牽之在木末,方舟翻愁江水闊。
    芙蓉花,似人面,柳眉不在秋時見。
    墨池為爾閑寫生,鴛鴦鎖合長生殿。
    重咨嗟,芙蓉花,擲筆浩歌行踏沙。

    136 《折楊柳》 明·岳岱

    垂柳掛江頭,朝朝上綺樓。
    折來無遠使,游子在邊州。
    雨送參差淚,花飛歷亂愁。
    蛾眉空悵望,翠葉易逢秋。

    137 《折楊柳》 明·朱成泳

    靈州城下柳,多被官軍竊。
    猶余拂地條,更苦行人折。
    無復眼窺春,不見花飛雪。
    今君赴玉關,將何贈離別。

    138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宋·蘇軾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

    139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宋·蘇軾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
    低昂枝上雀,搖蕩花間雨。
    雙翎決將起,眾葉紛自舉。
    可憐采花蜂,清蜜寄兩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懸知君能詩,寄聲求妙語。

    140 《風折松聯句》 宋·蘇軾

    龍枝已逐風雷變,減卻虛窗半日涼。
    天愛禪心圓且潔,故添明月伴清光。

    * 關于折折的詩詞 描寫折折的詩詞 帶有折折的詩詞 包含折折的古詩詞(3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