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折蘭贈的詩詞(52首)

    21 《木蘭花慢 九月一日,與彥良及南山上人游張》 元·袁易

    詞,末章蓋為彥良發也對荒臺老樹,云物淡,水容清。
    更犀塵玄談,疏髯長嘯,此地逢迎。
    幽并故多俊杰,看賦詩、鞍馬氣縱橫。
    畫擁金*傍柳,夜呼銀甲彈箏。

    22 《率贈姬人李五》 明·等慈潤公

    秣馬章臺下,微波驟目成。
    寫芳蘭葉細,流韻竹枝清。
    百折心仍俠,千杯態始生。
    情緣久不作,茲復解憐卿。

    23 《答胡伯圓贈詩》 宋·楊萬里

    澹老郎君阿永賢,渥洼財駕折金鞭。
    只今兩子似連璧,一建雙旌開二天。
    白馬將軍震交址,青錢學士即甘泉。
    弟兄蕙茂仍蘭發,頓有機云在眼前。

    24 《木蘭花慢·飽經霜古樹》 宋·無名氏

    飽經霜古樹,怕春寒、趁臘引青枝。
    逗一點陽和,隔年信息,遠報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點胭脂。
    山路相逢駐馬,暗香微染征衣。

    25 《次韻和致仕李殿丞寅見寄之什因以紀贈》 宋·楊億

    鄉國馳名幾十春,鳴臯一旦九天聞。
    翔鸞棲棘曾為吏,金鼎調梅未致君。
    百里象雷嫌碌碌,片言折獄厭云云。
    詩名已是齊康樂,筆力何曾減右軍。

    26 《茂德行亟不及作昭禮書姑此問訊》 宋·趙蕃

    憶昔相從初,二十有三年。
    別日更莫紀,少壯成華顛。
    中間何不有,匪但歲月遷。
    幾尋長安居,莫訪新市船。

    27 《贈白湛囦》 宋·衛宗武

    老窮蟄一室,獨與圣賢對。
    禰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覿今愛遂。
    夫豈燥濕同,未易折柬致。

    28 《擬古詩十二首》 唐·韋應物

    辭君遠行邁,飲此長恨端。
    已謂道里遠,如何中險艱。
    流水赴大壑,孤云還暮山。
    無情尚有歸,行子何獨難。

    29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30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31 《柳含煙》 唐·毛文錫

    隋堤柳,汴河旁。
    夾岸綠陰千里,龍舟鳳舸木蘭香。
    錦帆張¤
    因夢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蘇羽葆。

    32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33 《建寧浦城李頻行祠》 宋·周弼

    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
    香爐忽動吹寒灰,浦城環翠陰風來。
    嶺頭頑石盡能走,澗下奔泉皆倒回。
    猿猱啼兮鬼嘯野,六玄虬兮四驪馬。

    34 《春晚奉陪相公西亭宴集》 唐·武元衡

    林花春向蘭,高會重邀歡。
    感物惜芳景,放懷因彩翰。
    玉顏秾處并,銀燭焰中看。
    若折持相贈,風光益別難。

    離別憂傷

    35 《酬李十一尚書西亭暇日書懷見寄十二韻之作》 唐·武元衡

    鼎鉉昔云忝,西南分主憂。
    煙塵開僰道,旌節護蠻陬。
    任重功無立,力微恩未酬。
    據鞍慚齒發,責帥懼春秋。

    36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37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芳蓀》 唐·李德裕

    楚客重蘭蓀,遺芳今未歇。
    葉抽清淺水,花照暄妍節。
    紫艷映渠鮮,輕香含露潔。
    離居若有贈,暫與幽人折。

    38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唐·陸龜蒙

    櫛發涼天曙,含毫故國情。
    歸心一夜極,病體九秋輕。
    忽起襜褕詠,因悲絡緯鳴。
    逢山即堪隱,何路可圖榮。

    3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4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 關于折蘭贈的詩詞 描寫折蘭贈的詩詞 帶有折蘭贈的詩詞 包含折蘭贈的古詩詞(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