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投子的詩詞(37首)

    21 《濟源廟海子內有二黿人以將軍目之投餅耳則至》 宋·李流謙

    我欲燃犀起蟄雷,漫夸海蘸氏錢灰。
    將軍不是池中物,也是區區餅餌來。

    22 《與子先足及伯暢甥別投宿明月山客邸悵然有賦》 宋·程公許

    相思命千里駕,慘別緩三疊歌。
    幸祖帳得少住,奈征夫催發何。

    23 《與子先足及伯暢甥別投宿明月山客邸悵然有賦》 宋·程公許

    岐路暫須執手,高城忍更回頭。
    大家制兒女淚,努力為名業謀。

    24 《與子先足及伯暢甥別投宿明月山客邸悵然有賦》 宋·程公許

    鐘情慨左右手,舍我作汗漫游。
    渭陽政須數面,南浦約送行舟。

    25 《和史子修投贈二首韻時被命至玉堂》 宋·程公許

    儒習平生祗自酸,可能學古到商盤。
    風塵世路知難拗,潢潦詞源恐易乾。
    已愧登瀛聊俊顏,那堪上水費嘲彈。
    饕勞愧乏經時策,安得軍中有范韓。

    26 《和史子修投贈二首韻時被命至玉堂》 宋·程公許

    歷盡羊腸足力酸,湖山正好暫游盤。
    羈愁等是如鴻集,鄉信難忘問鵲乾。
    瓦屋三間非易借,蒯緱長鋏莫我彈。
    玉川那用輕參尹,沽酒誰為赤令韓。

    27 《丙子丁丑年避難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兩雪竇》 宋·陳著

    西坑曾避難,今又一西坑。
    十有四年夢,兩番多事驚。
    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
    何動不關命,怡然心氣平。

    28 《病中恕子投劾同歸》 宋·王炎

    蕭蕭華發更何為,元是窮鄉一布衣。
    同產弟兄誰見在,余生父子獨相依。
    我緣多病念家切,汝為愛親投劾歸。
    出處不齊難逆定,時來還自刺天飛。

    29 《采桑子·山侗舍俗投玄趣》 元·馬鈺

    山侗舍俗投玄趣,結正良因。
    深謝師真。
    便做逍遙自在人。
    我今誓不東歸去,死在西秦。
    骸骨雖塵。
    不與兒孫葬海濱。

    30 《陳子西投贈長句走筆次韻奉酬》 宋·張镃

    作詩我恨無新功,良田所積未始豐。
    君侯保事有此癖,判卻不費平生窮。
    容臺故人作書至,百篇古體緘幐中。
    剪裁云霧閒孔翠,此尚人力夸天工。

    31 《酬張子立投贈》 宋·張镃

    論文嘗到愛山前,屢費金猊冰麝煙。
    舉世無人憐易絕,今年有子得詩傳。
    慵隨肥馬輕裘俗,要結高山流水緣。
    淺拙固難酬妙寄,溫撩春夢草池邊。

    32 《次韻高子明投贈二首》 宋·方回

    中原從昔信多艱,尚有文才與古班。
    詩律規隨元好問,樂章雋永蔡蕭閒。
    要知精會神全處,須到聲銷色泯間。
    此話無人膠鳳觜,一蓑煙雨紫陽山。

    33 《次韻高子明投贈二首》 宋·方回

    四時天地共成春,千古羲黃寸壤鄰。
    空復飛車行萬里,本無弱水隔三神。
    大人尺蠖同伸屈,俗物群狙易喜嗔。
    子欲從吾參此妙,倒翻銀漢洗塵巾。

    34 《秀才石君予同年子也攜書見投重之以歌詩意甚》 宋·蘇頌

    石生故人子,袖書遠相過。
    趨翔有父風,步闊冠峨峨。
    自言少也孤,奉親由江鄱。
    區區營甘旨,靡暇謀其他。

    35 《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宋·曾豐

    誰續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轉至伊川。
    只今洛派從頭數,之子龜山第二傳。
    他道已融歸正道,后正猶辦入先天。
    十年二廣參皆遍,不以支離易混全。

    36 《龜山之孫楊子順肇慶一見相投隨至德慶謀館寓》 宋·曾豐

    吾教落南無祖師,問誰傳得祖師衣。
    淵明抵掌今誠是,伯玉搖頭昨似非。
    相謝十州風月去,自擔千古圣賢歸。
    歸囊道價重于利,未必轑羹不下機。

    37 《清江何子發自荊湖宣撫幕客罷歸過我晉康投詩》 宋·曾豐

    南北新來尋舊盟,江淮襄漢又休兵。
    召還開府諸元帥,謝遣游談幾老生。
    背上琴聲忠憤激,腰間劍氣血冤腥。
    君不見老范相知,橫渠自反高自許。

    * 關于投子的詩詞 描寫投子的詩詞 帶有投子的詩詞 包含投子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