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承馭的詩詞(59首)

    41 《贈陳公益》 宋·黃庭堅

    陳子善學問,正色鉏其驕。
    束身居言前,析理在意標。
    心隨出處樂,性與寂寞超。
    安安而雅雅,不以行險徽。

    42 《導引·明明我后》 宋·無名氏

    明明我后,至德合高穹。
    祗翼勵精衷。
    上真紫殿回飚馭,示圣胄延鴻。
    躬承寶訓表欽崇。
    慶澤布寰中。
    告虔備物朝清廟,荷景福來同。

    43 《導引·圣真下武》 宋·無名氏

    圣真下武,淳烈緝丕隆。
    絕瑞與天通。
    封山育谷聲名舉,仙馭邈軒龍。
    騰金篆玉顯成功。
    業業承垂鴻。
    惟皇孝述光前志,保祐福來同。

    44 《導引·九清云杳》 宋·無名氏

    九清云杳,飚馭邈難追。
    功化盛當時。
    保扶仁圣成嘉靖,彤管載音徵。
    天都左界抗華榱。
    仙仗下逶迤。
    寶楹黼帳承神貺,萬壽永無期。

    45 《六州》 宋·無名氏

    承圣緒,垂意在升平。
    驅貔虎,策豪英。
    號令肅天兵。
    四方無復羽書征。

    46 《雜興》 宋·劉克莊

    昔事先皇帝,弱羽參高翰。
    對揚乏鯁論,狂疏犯龍顏。
    臺簡凜霜凝,圣度如天寬。
    赦于碓磨中,驅之原隰間。

    47 《次韻王堯明郊祀顯相之作》 宋·陳與義

    奏書初不待衡譚,奠璧都南萬玉參。
    黃屋倚霄明半夜,紫壇承明眩諸龕。
    聲喧大呂初終六,影動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須羯鼓,已回寒馭作春酣。

    48 《群玉殿賜宴》 宋·蔡襄

    治道承炎歷,皇基亙萬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歸元首,臣鄰必巨賢。
    蓼蕭思及下,奕葉力追先。

    49 《送任逵度支監嵩山崇福宮》 宋·曾鞏

    漢陽門下士,車騎幕中賓。
    志節初皆壯,風流久更新。
    樞庭承遠派,郎位襲清塵。
    雅淡琴聲古,溫純玉性真。

    50 《葉少蘊生朝》 宋·張元干

    先生早貴當天升,文章爾雅傳六經。
    腹包萬卷書縱橫,玉堂草制群公驚。
    繡韉綠發趨承明,意氣已向沙堤行。
    出入四紀更寵榮,聲華摩空郁崢嶸。

    51 《依韻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宋·王珪

    太乙真庭結寶壇,中涵元象本無言。
    三山波涌樓臺近,北極星環劍佩尊。
    歲人飛宮初在丑,神移列馭直從坤。
    妖氛自逐靈旂卷,瑞谷常登御廩蕃。

    52 《奉和御製奉先歌》 宋·夏竦

    皇家兮仙祖,上世兮圣神。
    承云兮分治,駕羽兮臨民。
    誕昭兮馨烈,高陟兮元真。
    載乘土運臨三古,屬象羲農振遐武。

    53 《贈張煉師二首》 宋·曹勛

    昔仰蘇仙跡,今瞻弄玉身。
    岳靈朝捧劍,飆馭夜朝真。
    笙鶴聲常近,煙霞到處新。
    原言承道蔭,秘語慰斯民。

    54 《挽葛知錄母二首》 宋·劉宰

    青袍綠當映斑衣,幕府風流彼一時。
    云馭歸歟可無憾,承家猶有寧馨兒。

    55 《次韻吳靜能秦檜》 宋·丘葵

    故老相傳為秦檜,飛仙時立凍蛟背。
    疑是當年丫髻人,憑虛馭氣今安在。
    百千年樹見栽時,新承雨露入昭代。
    托根南極殿下生,巍巍直與天樞對。

    56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 宋·真宗

    芳氣上浹,飚馭下臨。
    紹承丕緒,永勱精明。
    氤氳成霧,蔥在垂陰。
    虔恭對越,介祉攸欽。

    57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 宋·真宗

    帝既臨亭,龍馭華耀。
    孝孫承之,陟降在廟。
    誠意上交,慶陰下冒。
    天休駢至,千億克紹。

    58 《熙寧蠟祭十三首》 隋代·佚名

    嘉薦芳美,靈萊宴娭。
    斿車結云,若風馬馭。
    既至而喜,錫我蕃禧。
    嘉承天貺,曼壽無期。

    59 《熙寧蠟祭十三首》 隋代·佚名

    嘉薦芳美,靈萊宴娭。
    斿車結云,若風馬馭。
    既至而喜,錫我蕃禧。
    嘉承天貺,曼壽無期。

    * 關于承馭的詩詞 描寫承馭的詩詞 帶有承馭的詩詞 包含承馭的古詩詞(59首)
    chengrenyouxi